跳转到内容

王一飛 (警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一飛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34年9月9日
 中華民國福建省莆田縣
逝世2021年10月14日(2021歲—10—14)(87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学历
经历

王一飛(1934年9月9日—2021年10月14日),男,福建莆田人,中華民國警察官員,內政部消防署首任署長、臺灣省政府警政廳唯一的廳長,少數從一線一星基層員警晉升至警政高層之人,有「王一刀」、「王三刀」、「王五分」等綽號。[1]

生平

[编辑]

1934年9月9日出生於福建省莆田縣福廈公路要衝的瀨溪,父母以務農為生,生下兒女五人,王一飛排行第三。

1949年因國共內戰,隻身隨軍輾轉來到臺北市,從此與父母分離,時僅13歲的王一飛開始了食宿無依的流浪生涯,曾經做過報童童工維生,夜宿臺北車站新公園,經常在半夜被警察驅趕。

1952年受同鄉長輩引介,王一飛前往嘉義縣大林糖廠應聘保警隊警士,然因年齡不足未獲率取,又無錢返回臺北,乃在糖廠擔任臨時工、半工半讀。

1953年5月14日,以同等學力考取臺灣省警察學校警員班第22期,畢業後派任彰化縣警察局保安隊警員(一線一星),歷任彰化縣警察局北斗分局二水派出所警勤區警員、濁水溪橋樑守護隊代隊長(一線二星)。

1956年6月進修考取中央警官學校正科23期,1958年7月官校畢業後,分發至嘉義縣警察局民雄分局擔任實習員(一線三星),在該局歷任民雄分局巡官(一線四星)、布袋分局分局員(二線一星)、交通警察隊隊長、保安隊隊長(二線二星),後歷任臺東縣警察局保安警察隊隊長、臺灣省石門水庫警察隊隊長(二線三星)、臺北縣警察局三峽分局分局長、臺灣省警察學校訓導組組長(二線四星)、宜蘭縣警察局副局長、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督察(三線一星)、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內政部警政署交通組組長兼臺灣省警務處交通科科長(三線二星)、臺中縣警察局局長[2]、桃園縣警察局局長[3]內政部警政署督察室主任兼臺灣省警務處督察室主任(三線三星)。[4]

1995年1月調陞內政部消防署籌備處處長,同年3月1日內政部消防署成立,出任首任署長(三線四星)[5]

1996年6月轉任臺灣省政府警務處處長。1997年1月警務處升格為警政廳,職銜改為臺灣省政府警政廳廳長。1999年7月1日臺灣省精省,提前退休。

2021年10月14日因病去世,骨灰預計移靈至福建莆田老家的墓園[6]

軼聞

[编辑]
  • 王一飛來臺之初,經常夜宿臺北車站新公園遭警察驅趕,難免對警察心生排斥,孰料後來因緣際會踏入警界,還位居高司,其友人常謔以「報應」。[1]
  • 王一飛擔任桃園縣警察局局長期間,嚴格要求下屬,當時連高階幹部涉案,都不護短地移送法辦;更大力掃蕩轄區內的賭博電玩、色情業者,無人敢關說,因此新聞界及桃園縣議會便以「王一刀」綽號稱呼。[7]
  • 王一飛接任臺灣省政府警務處處長後,在一次省議會省政總質詢中,被桃園縣選出的議員鄭金玲、呂進芳稱呼「王一刀」綽號,引起其他議員熱議,其中議員許登宮以「王三刀」名號期許,希望王一飛可以一刀掃清煙毒、二刀砍掉犯罪、三刀整飭警紀。[1]
  • 王一飛從警40多年,因不好應酬、鮮少赴宴,縱然赴宴也不飲酒,只坐幾分鐘就離席(相傳不到五分鐘),故而有「王五分」的綽號。[1]
  • 王一飛過去曾極力反對「警、消分家」,後來被指派內政部消防署籌備處處長時,因而有情緒化反應,甚至一度與時任內政部長吳伯雄發生不快;接任籌備處長後,王一飛開始認識消防專業領域,從不知消防的門外漢,轉為熱愛消防、敬佩消防,後來還出任內政部消防署首任署長。[1]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洪, 瑞豐. 警界硬漢‧王一刀:前警政廳王一飛廳長口述訪談. 南投縣南投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2: 184. ISBN 9789860336542. 
  2. ^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全球資訊網. 歷史沿革.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全球資訊網.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3. ^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 歷任局長簡介.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4. ^ 王一飛. 一飛書簡(第五十五封信).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2010-07-15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5. ^ 內政部消防署. 本署簡介. 內政部消防署. [2018-07-22]. 
  6. ^ 前警政長王一飛前天辭世 黃宗仁:痛失一代警界偉人,聯合報,2021年10月16日
  7. ^ 陳金獅. 人有悲歡離合───王一飛的傳奇人生與思親情(上).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日報社.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