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文化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0年10月30日) |
本條目為澳門文化系列之一 | |||||||
| |||||||
其他澳门主题
| |||||||
澳門文化最初僅是中華文化的一環,因葡萄牙人居留澳門四百年,構成了澳門獨有的土生葡人文化,而且在語言、文學、宗教、民俗、建築、飲食等方面,亦融合出中西合璧的獨特文化。
人民與生活
[编辑]語言
[编辑]飲食文化
[编辑]澳門烹飪吸收了廣東地區的烹飪法和食材,以及香港、葡萄牙、印度、非洲、東南亞的特色,創製出獨一無二的澳門土菜,例如燒臘、多士、非洲雞、馬介休、葡國雞、沙嗲等。
宗教
[编辑]因其殖民地背景,天主教和基督教一直為澳門官方宗教。但自澳門回歸之後,天主教和基督教已失去官方支持和支配性地位。而因華人社會關係,約三成澳門人信奉儒教、道教、佛教等中國宗教。
博彩
[编辑]由於殖民時代葡萄牙引入賭場,所以賭博業是澳門人的經濟支柱。
藝術
[编辑]建築
[编辑]由於澳門在近代中國與外國聯繫中的重要地位,蘊藏了豐富的文化遺產。2005年7月15日,22座建築及8個廣場、前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1]。另外,富有特色和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亦被收錄在《澳門文物名錄》內。澳門旅遊局與文化局曾於2006年定為「2006澳門世界遺產年」,並合辦多項文化及促銷活動,藉以吸引各地遊客[2]。
在2007年11月底,因為東望洋燈塔附近的建築項目影響景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通過該組織的北京辦事處向澳門政府致函,表達對有關問題的關注。經過與教科文組織協調,政府於2008年4月公佈規範東望洋燈塔附近建築物高度限制的法律文件,而該處附近有爭議的部份建築項目,也在該規定公佈後停止施工。
澳門的街道名牌,以葡萄牙瓷磚畫(azulejos)藝術作為藍本。[3]其藍色和白色的主調,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成為了澳門的地方特色之一。在葡萄牙管治時期,街道名牌的葡文名稱一般佔了名牌四分之三的面積,中文則佔四分之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以後,便把街道名牌的設計修改,中葡文街名各佔名牌面積的一半,中文在上,葡文在下。而街道的中文名稱也由原來的直書改為橫書。目前民政總署正逐步更換澳門的街道名牌,其中離島區的街道名牌已全部採用新的設計,澳門區舊有的街道名牌設計也正逐漸減少。
早期澳門的街道以原色碎石舖砌,罅隙較大。在1990年代澳葡政府重金在葡萄牙請來技師,在議事亭前地舖砌葡式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使之成為行人專用區。後來範圍不斷擴大,甚至在媽閣廟前地都舖上碎石。惟後期舖設的碎石造工不佳,大雨過後碎石脫落有礙觀瞻,且易絆倒行人。另外在市政當局在舊城區也舖設石板街。
文學
[编辑]電影
[编辑]《夜了又破曉》《澳門聖誕 2005》《黃金屋》-《濠情歲月》《望洋殺機》《而是一人》
音乐
[编辑]話劇
[编辑]-曉角話劇研進社 - 戲劇農莊- 澳門劇社 - 晴軒劇社- 慈藝劇社 - 小山藝術會 - 足跡 - 夢劇社
漫畫
[编辑]流行文化
[编辑]網絡文化
[编辑]網絡社區
[编辑]網絡電台
[编辑]在網絡多媒體發展的趨勢下,創辦許多如藝駿Radio和澳門網絡電台(853radio)、第一網絡電台、七號月台等澳門網絡電台,表達市民之間不同的心聲。
網絡詩社
[编辑]別有天詩社是在網絡擁有屬於自己的牧場,自由地追求詩的夢想為宗旨的澳門網絡組織。於2002年宣佈成立。成立時間雖短,舉辦網路創作比賽、網聚等活動,藉此加強詩社會員創作交流。詩社發表新詩為主,同時設立舊體詩、散文和小說的發表地區,容納不同類型的文學創作。現時管理員是澳門詩人賀綾聲和甘草。
文化活動
[编辑]文化團體
[编辑]澳門文娛設施
[编辑]相關條目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Historic Centre of Maca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英文) 2005-07-15
- ^ 2006澳門世界遺產年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12-04.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
- ^ 融合設計的典範──富有人文色彩的澳門瓷磚街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