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江永 (人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江永(1681年8月30日—1762年4月6日),字慎修安徽省婺源县(今属江西省江湾村人。清朝經學家音韵學家數學家

生平

[编辑]

康熙二十年七月十七日(1681年8月30日)生,自幼讀書過目不忘,康熙時生員。博學深思,[1]經書、小學、典章、制度、地理、鐘律等無一不精,以考據見長,致力於十三經注疏,尤精於三禮,於《易經》發明三十六宮說。康熙六十年(1721),撰成《禮書綱目》一書。《禮書綱目》在乾隆初被禮館徵集,江永因此名聲大噪。乾隆五年(1740)遊歷北京,但是“性颇畏风尘劳攘,足不出户。”當時方苞三禮館總裁,“素負其學,及聞先生,願得見,見則以所疑《士冠禮》、《士昏禮》中數事為問,先生從容置答,乃大折服。”[2]此次进京,江永亦初次与梅文鼎之孫梅瑴成结交。江永在天文學继承了梅文鼎的观点,承认地圆说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他不同意梅文鼎等人持西学中源说的立场。

乾隆十一年三月,江永受邀講於紫陽書院。有弟子戴震[3]江永曾寫信告訴戴震曰:“驰逐名场,非素心。”

乾隆十七年秋,戴震經汪松岑的介紹,前往不疏园教課汪梧鳳之子汪灼,次年戴震亦介紹江永來此講學七年。在此完成4部重要著作《算学》、《乡党图考》、《律吕阐微》和《古韵标准》。

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十三日(1762年4月6日),江永去世,戴震整理江氏遺著,並作《江慎修先生事略狀》。朱筠督學安徽時,以江永從祀朱子於紫陽書院

著有《周易疑义举要》,对先秦名物加以考释,其中《考工记》二卷,颇多创见,《礼书纲目》搜集散见经传杂书中的古代礼乐制度,以补正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又精于音理,注重审音,撰《古韵标准》,定古韵为十三部,《音学辩微》、《四声切韵表》,阐明等韵学及韵书中分韵的原理。另有《近思路集解》、《乡党图考》、《律吕阐微》、《深衣考误》、《群经补义》等书,其学以考据见长,开皖派经学研究的风气。著述多收錄於《四庫全書》,其著作被四库馆采入者凡16种,共166卷。

注釋

[编辑]
  1. ^ 姚鼐序江永《乡党文择雅》,称江永“博学精思”,“生则学者师焉,没而配食朱子”。
  2. ^ 戴震:《江慎修先生事略狀》
  3. ^ 余英时稱:“东原与慎修间的关系,为清代学术史上一大公案,自来尚无满意之解答。”戴震從學於江永並無疑問。但江、戴首晤的時間,歷來争論不斷。段玉裁晚年所撰《戴東原先生年譜》,將江、戴首晤於爲乾隆七年(1742)。戴震著书凡引江永之说,一般称“同郡老儒江慎修”。有人以为戴震是“背师盗名”。魏源在《书赵校水经注后》一文中说:“戴为婺源江永门人,凡六书三礼九数之学,无一不受诸江氏及戴名既盛,凡己书中称引师说,但称为‘同里老儒江慎修’而不称师说,亦不称先生。其背师盗名,合逢蒙、齐豹为一人。”胡适則写《戴震对江永的始终敬礼》一文,極力为戴震辨诬。

參考書目

[编辑]
  • 《江愼修先生事略狀》,戴震《戴東原集》卷十二,《四部叢刊》影印經韵樓本。
  • 《江先生傳》,錢大昕《潜研堂集》文集卷三十九,清嘉慶十一年刻本。
  • 《江慎修永傳》,余廷燦《存吾文稿》,清咸豐五年雲香書屋刻本。
  • 《江先生傳》,劉大櫆《海峰文集》卷六,清刻本。
  • 《江愼修先生墓志銘》,王昶《春融堂集》卷五十五,清嘉慶十二年塾南書舍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