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街口 (北京)

坐标39°56′25″N 116°22′17″E / 39.9404°N 116.3713°E / 39.9404; 116.371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9°56′25″N 116°22′17″E / 39.9404°N 116.3713°E / 39.9404; 116.3713

新街口(2017年6月)

新街口,是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北部的重要丁字路口,在城市结构上与东城区北新桥路口相对称,是构成北京对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新街口则指新街口街道,辖区总面积为3.7平方公里。新街口地区的商业服务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以各类专业小店铺为主,百货商场较少。2004年,此地区曾进行改造。

历史

[编辑]

元代

[编辑]

新街口的东北紧靠通惠河元代的终点码头积水潭,为水路交通咽喉。积水潭是至元29年(1292年)开挖通惠河时设立的。据说在当时,新街口一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未因漕运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因元代大都史记《析津志》已散失,无可求证。

明代

[编辑]

元代至正28年(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城,为防御元军残余骚扰,遂将北城墙南移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位置。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得帝位而迁都北京。永乐15年—18年(1417年—1420年)改建北京城,将原来通惠河的一段囊入皇城[1]。而正统3年(1438年)5月,大通桥闸造成。自此,通惠河的重点由积水潭码头移至大通闸。码头既废,填水为陆。于是有了新开路[2],新街口等地名[3]

新街口的工商业在明代后期已得到发展。作为北京八大居之一的老字号柳泉居饭庄,初址即在新街口南大街路东,护国寺街。是北京当年著名的黄酒馆。清末民初《旧京琐记》一书中记载: “又有柳泉居者,酒馆而兼存放(钱财),盖起於清初,数百年矣”。有多年良好信誉的酒馆多会提供存款,而就一般而言,酒馆都开设在繁华之处。由此得证。

清代

[编辑]

康熙年间,包括新街口在内的北京各工商业地区都呈现出繁荣景象[4],而乾隆年间更是商贾云集[5]。探其究竟,一是靠近西直门,为进出西直门必经之地;二是南端的护国寺庙市对新街口地区工商业繁荣影响极大。在清末时期,新街口地域已扩大,北起城根叫“新街口北街”,南至护国寺大街叫“新街口南街”,西至北沟沿叫“新街口西街” 。而店铺也鳞次栉比,行业齐全,著名老号层出不穷[6]

中华民国

[编辑]

民国时期,北和西的地段未变,南面延至今前车胡同,繁荣程度不减以往。1937年,日本侵略者后对华北进行疯狂掠夺,导致物资匮乏,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新街口的店铺也因此而不振,部分关张歇业。抗战胜利后,进而爆发的国共内战使得新街口商业仍然难以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相对稳定,新街口商业逐渐恢复。1950年代初期,新街口北大街以北的内城北城墙拆了个“豁口”,称为“新街口豁口”。其后较长一段时间北京学院路各高校进城购物餐饮的首选为新街口。1965年,北京市整顿地名,新街口西大街并入西直门内大街。从新街口豁口至北三环中路,命名为新街口外大街。东起德胜门内大街,西至新街口北大街蒋养房胡同的街道改称新街口东街。1980年代在此新建了新街口商场,如今经营较为不善。现在的新街口以日用百货服装乐器以及电子产品的店铺出名。新街口街道辖区内有中纪委环保部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北京青年宫中国京剧院等单位以及历代帝王庙白塔寺广济寺北京鲁迅博物馆等古迹。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寰垣识略》—“自明改筑京城与运河截而为二”
  2. ^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嘉靖39年(1560年)版
  3. ^ 《宛署杂记》,万历21年(1593年)版
  4. ^ 《清实录》:京师近地,民舍市廛,日以增多,略无空隙。
  5. ^ 《定例汇编》:京城为辇毂重地,商贾云集
  6. ^ 新街口是条古老的街道--老北京网[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