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薩龍屬
尼亚萨龙属 化石时期:三疊紀中期,
| |
---|---|
尼亞薩龍的體型示意圖,黑色為第一個標本的位置,藍色為第二個標本的位置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亚纲: | 雙孔亞綱 Diapsida |
下纲: |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
演化支: | 主龍型類 Archosauriformes |
演化支: | 鑲嵌踝類 Crurotarsi |
演化支: | 主龍類 Archosauria |
演化支: | 鳥蹠類 Avemetatarsalia |
演化支: | 鳥頸類主龍 Ornithodira |
演化支: | 恐龍形態類 Dinosauromorpha |
演化支: | 恐龍型類 Dinosauriformes |
演化支: | 龍群類 Dracohors |
属: | †尼亚萨龙属 Nyasasaurus Nesbitt et al., 2012 |
模式種 | |
帕氏尼亞薩龍 Nyasasaurus parringtoni Nesbitt et al., 2012
| |
異名 | |
?槽齒龍 Thecodontosaurus alophos |
尼亞薩龍屬(學名:Nyasasaurus)是已滅絕爬行動物的一屬,生存於三疊紀中期的非洲。尼亞薩龍的身長約2到3公尺。
在1967年,艾倫·查理格(Alan J. Charig)的文章最早提到這個名字,但沒有經過正式發表的程序,所以這個名字長期是無資格名稱。屬名是以東非的尼亞薩湖來命名的。直到2012年底,才經過正式的描述、命名,具有學術上的有效性。
尼亞薩龍最初被認為是原始的原蜥腳下目,但之後有爭議,尼亞薩龍被歸類於恐龍形類的早期物種。近年研究發現,尼亞薩龍可能屬於恐龍總目。目前已知的生存年代最早恐龍,生存於約2億3000萬年前的阿根廷,相當於卡尼階晚期。尼亞薩龍的生存年代則是安尼階,比之前的化石紀錄還早了1500萬到1000萬年。如果尼亞薩龍屬於恐龍,將是目前已知的生存年代最早恐龍。
發現與命名歷史
[编辑]在1930年代,德屬東非(現今的坦尚尼亞)南部的尼亞薩湖(現名馬拉威湖)週圍發現許多動物化石,包含犬齒獸類、二齒獸類、喙頭龍類等,大部分化石的狀態破碎不全,這個挖掘地點屬於曼達組(Manda Formation)的Lifua段。在1956年,艾倫·查理格的博士論文重新研究這些化石,並將其中一個標本列名為「Specimen 50b」[1]。在1967年,艾倫·查理格的主龍類重新研究裡,將這個標本標名為帕氏尼亞薩龍(N. parringtoni),屬名意為尼亞薩湖蜥蜴,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者英國古生物學家Francis Rex Parrington為名[2]。但這個研究並沒有詳述尼亞薩龍的特徵與相關分析,尼亞薩龍並沒有學術上的有效性,只是個無資格名稱。在1973年的其他研究,曾將尼亞薩龍錯誤拼為「Nyasaurus」[3]。直到2012年,斯特林·奈斯比(Sterling Nesbitt)等人發表尼亞薩龍的正式研究,這個學名才具有學術上的有效性。已逝的艾倫·查理格,則列為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4]。
體徵
[编辑]正模標本(編號NHMUK R6856)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骼,包含一個右肱骨與六節脊椎,來自於單一個體,生前身長被估計約為2到3公尺。第二個標本(編號SAM-PK-K10654)包含五節脊椎。由於兩個標本的背部脊椎形狀幾乎一致,因此最初被推測都是來自於同一個體。但是,這兩個標本的類似脊椎特徵,例如下椎弓突、下椎弓凹的形狀,也可發現於其他三疊紀主龍類的脊椎,所以這兩個標本的脊椎特徵不算是自衍徵,甚至無法將兩個標本歸類於相同物種。在2012年的詳細研究,列出這兩個標本的可能演化位置,以協助分析兩個標本是否屬於相同物種[4]。
根據尼亞薩龍的肱骨內部結構,血管呈放射性排列,停止成長線少,顯示牠們的生長速率快。早期恐龍的合踝龍也有類似的骨頭結構,而其他恐龍的早期近親沒有發現這項類似特徵,這顯示尼亞薩龍較類似同時代的早期恐龍,而較不類似同時代的早期主龍類[4]。
分類與演化關係
[编辑]由於尼亞薩龍的化石零碎不全,很難將牠們準確地分類。目前只能確定尼亞薩龍屬於主龍類,這個演化支包含現代鱷魚、現代鳥類、恐龍、翼龍類、以及三疊紀的早期物種[4]。
在1986年,曾有研究人員提出尼亞薩龍是種原始的原蜥腳下目恐龍[5]。之後尼亞薩龍被歸類於恐龍形類的早期物種。2012年底的詳細研究,提出尼亞薩龍可能屬於恐龍。由於尼亞薩龍的生存年代約2億4300萬年前,相當於安尼西階晚期,這個時間比目前已知的最早期恐龍(例如艾雷拉龍)還早了1500萬到1000萬年,這將使得尼亞薩龍成為目前的已知最早恐龍[4][6]。尼亞薩龍的肱骨有長三角嵴(Deltopectoral crest),其頂部偏斜;頸椎延長,兩側往內部凹陷;具有三節薦椎,而非兩節[4]。
尼亞薩龍有可能是早期恐龍,或是恐龍的早期近親。根據近年其他研究,恐龍的姊妹分類單元為西里龍科,這是一群草食性恐龍形類動物,包含恐龍的數個最近親。西里龍科的化石紀錄可追溯到安尼西階晚期的阿希利龍,化石也有被發現於非洲,這顯示最早期的恐龍可能也在相同時代就出現了。研究人員推測,在最早期的西里龍科、恐龍之間,至少存在其他近親物種,但還沒有被發現[4]。
尼亞薩龍的正式命名者斯特林·奈斯比,曾長期研究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與恐龍。在2011到2012年,奈斯比研究這兩個標本的可能演化位置。編號NHMUK R6856標本的演化位置,可能為恐龍的姊妹分類單元、鳥臀目的最原始物種、或者是獸腳亞目的原始物種。編號SAM-PK-K10654標本具有數個獸腳亞目的特徵,例如頸椎上的深凹處,奈斯比將這個標本歸類於獸腳亞目[4]。如果編號SAM-PK-K10654標本也屬於尼亞薩龍,尼亞薩龍的演化位置很可能落在恐龍的範圍內。
主龍類 |
| ||||||||||||||||||||||||||||||||||||||||||||||||||||||||||||||||||||||||||||||||||||||||||||||||||||||
參考資料
[编辑]- ^ Charig, A.J., 1956, New Triassic archosaurs from Tanganyika, including Mandasuchus and Teleocrater. Disser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 ^ Charig, A. J. (1967). "Archosauria," in The Fossil Record: A Symposium with Documentation,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pp 708–718
- ^ White T.E., 1973, "Catalogue of the genera of dinosaurs", Annals of the Carnegie Museum 44: 117–155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Nesbitt, S. J.; Barrett, P. M.; Werning, S.; Sidor, C. A.; Charig, A. J. (2013). doi:10.1098/rsbl.2012.0949
- ^ Ginsburg, L., 1986, "Régressions marines et extinction des Dinosaures", Les Dinosaures de la Chine à la France, Colloque International de Paléontologie, Toulouse, France, 2-6 Septembre 1985; Muséum d'Histoire Naturelle de Toulouse, Toulouse pp 141-149
- ^ New contender for oldest dinosaur. 4 December 2012 [4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5).
- Lambert, David (1994). Th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Bloomsbury Books p 80.
外部連結
[编辑]- (英文)發現最古老的恐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scovery.com
- (英文)尼亞薩龍的早期相關討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Dinosaur Mailing List
- (英文)從零碎化石中發現最古老的恐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