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圆通寺 (昆明市)

坐标25°3′18.14″N 102°42′37.25″E / 25.0550389°N 102.7103472°E / 25.0550389; 102.710347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圆通禅寺 (昆明市)
圆通寺
圓通寶殿及八角亭
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
坐标25°3′18.14″N 102°42′37.25″E / 25.0550389°N 102.7103472°E / 25.0550389; 102.7103472
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明至清
编号5-14
认定时间1998年
地图

圆通寺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佛教寺院。寺内有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藏传佛教三派的佛殿,以大乘佛教为主。[1]

历史

[编辑]

圆通寺始建于南诏时期[2],初名补陀罗寺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元世祖南征时毁于兵火。大德五年(1301年),云南行中书省左丞阿昔思决定重建,延祐六年(1319年)建成,并更名为圆通寺,当时有观音大士殿、藏经阁、圆通宝殿、钟鼓楼和两座佛塔等建筑。成化年间重修,改藏经阁为接引殿。康熙七年(1668年),吴三桂大规模扩建,将山门南移至圆通街街面,新建圆通胜境牌坊、天王宝殿、八角弥勒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同治十年(1871年)圆通寺发大水,部分建筑受损。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由昆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使用,1975年交还市城建局管理时寺内花木无存,建筑受损,1976年起修复,1979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3]现还作为云南省佛教协会驻地[4]

1983年3月,圆通寺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5];1983年4月,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6];1998年11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5]

名称

[编辑]

圆通寺初名“补陀罗”为梵语“光明”的音译,同普陀罗,为佛教名山[3]。“圆通”则为观音法号,意为“明白”[1]

建筑

[编辑]

圆通寺北靠圆通山,南临圆通街,占地面积12,767平方米。入山门后为下坡,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圆通胜境坊、前殿、八角亭(弥勒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接引殿(藏经阁)、接引殿、铜佛殿等。[7][8]圆通宝殿前凿一大池,八角亭位于池中央,南北以石拱桥相接,池两侧又设有抄手游廊,布局有唐代水榭式佛殿和池塘院落风格[9]

1985年,为迎奉泰国佛教协会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在大殿后增建泰式的铜佛殿。[3]

图集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走遍中国》编辑部编著. 中国.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 507. ISBN 978-7-5032-3654-9. 
  2. ^ 链接至维基文库 雲南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5. 维基文库 (中文). 圓通寺在城内螺峯山,建自䝉氏 
  3. ^ 3.0 3.1 3.2 高介华主编. 中国历代名建筑志 上.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5: 287–288. ISBN 978-7-5351-9487-9. 
  4. ^ 云南省佛教协会.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2-02-25 [2022-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5). 
  5. ^ 5.0 5.1 林爽爽主编. 新编昆明市情. 昆明: 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251. ISBN 7-5416-1374-6. 
  6. ^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的通知. [2015-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7.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编. 昆明文史资料集萃·第一卷.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9: 603–604. ISBN 978-7-5416-3655-4. 
  8. ^ 国家文物局主编;云南省文化厅编著. 中国文物地图集·云南分册. 昆明: 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14. ISBN 7-5416-1120-4. 
  9. ^ 罗世平,如常主编. 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典 建筑 3.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 1129. ISBN 978-7-5356-7687-0.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圆通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