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丟丟銅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丟丟銅仔
漢字 丟丟銅仔
白話字 Tiu-tiu Tâng-á
台語羅馬字Tiu-tiu Tâng-á
閩南拼音Diūdiū Dáng'ǎ

丟丟銅仔〉,是源自臺灣宜蘭臺語童謠,和〈啾啾啾〉、〈西北雨〉等,同樣為臺灣的民俗童謠。現今流傳最廣版本為呂泉生日治時期所採集[1][2],但其由來考證有數種不同說法。

歌詞

[编辑]

(使用臺灣教育部推薦用字)

火車行到伊都,阿莫伊都丟,噯喲磅空內。

磅空的水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末伊都,丟仔伊都滴落來。

Hóe-chhia kiâⁿ kàu i to, a bo̍k i to tiu, ài-iō pōng-khang lāi.

Pōng-khang ê chúi i to, tiu tiu tâng-á i to, a bo̍k i to, tiu á i to tih-lo̍h-lâi.

Hué-tshia kiânn kàu i to, a bo̍k i to tiu, ài-iō pōng-khang lāi.

Pōng-khang ê tsuí i to, tiu tiu tâng-á i to, a bo̍k i to, tiu á i to tih-lo̍h-lâi.

釋義

[编辑]

火車經過隧道內,隧道頂部的水滴落下來。

其中「伊都」(i to)、「噯喲」(ài-iō)、「阿莫」(a bo̍k)、「仔」(á)等在本曲中為虛詞;「丟丟銅」是狀聲詞,形容水滴落下的聲音。「磅空」(pōng-khang)是台灣閩南語的「隧道」。

查禁

[编辑]

1943年4月20日,厚生演劇研究會公演舞台劇,將〈丟丟銅仔〉、〈一隻鳥仔哮救救〉與〈六月田水〉三曲搬上舞臺,違反當時臺灣總督府皇民化政策,對於方言「只可演奏,不得演唱」的規定,因而被禁[3]戰後戒嚴時期,〈丟丟銅仔〉未被中華民國政府明列為禁歌,但仍受國語政策影響而傳唱受阻[4]

參考來源

[编辑]
  1. ^ 甘智岡. 華聲廿八週年春季演唱會專輯之三 從〝丟丟銅仔〞談到台灣音樂教父—呂泉生. 達拉斯新聞網.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中文(繁體)). 
  2. ^ 連憲升. 從《丟丟銅仔》到《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試談呂泉生早期的民歌編曲、歌曲創作和他的鄉土關懷. 臺灣音樂研究. 2007, 5: 47–75. doi:10.29785/FJMR.200710.0003 (中文(臺灣)). 
  3. ^ 陳郁秀、孫芝君. 呂泉生的音樂人生. 臺北: 遠流. 2005. ISBN 978-957-3256-39-7 (中文(臺灣)). 
  4. ^ 黃裕元. 《丟丟銅仔》、《四季紅》通通不准唱 ──戒嚴時代的校園音樂播放禁忌. 故事. 2018-11-26 [202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9)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