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七聖古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修的七聖古廟已失古貌

七聖古廟,又稱七聖宮古廟,簡稱七聖廟,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西貢北十四鄉官坑。七聖古廟建於初,由十四鄉鄉村組成的「東平社」、「西平社」、「南慶社」及「北慶社」合力建造,每社輪席管理一年。

傳說

[编辑]

據說清乾隆年間,有漁夫在毗鄰的帆沙排、汀洲、白沙頭一帶捕魚作業,有一夜在帆沙排下網,只網得石頭一堆,當中有七顆特別的石卵,漁夫將這七顆石卵擲向岸邊,竟見七顆小火星升起一直飄達馬鞍山山麓,漁夫向天禱告謂若魚獲大盛時,必定在山邊建廟,報答神恩。從此漁夫一帆風順,願望得償,因此在附近神角頭山邊建築一所名為「黃金廟」的小屋作為敬拜之用,但其後竟為火焚燬,有七顆小火星像流星一樣,沿廟後山飛至官坑即失其蹤,鄉民紛紛認為乃神靈指示建廟地點,乃發起重建新廟。

供奉神祇

[编辑]

七聖古廟正殿供奉有8個神像,前排是單一媽祖像,亦有說是王母,後排七仙女居中最大的一尊是三家姐,據村民所說是織女[1],是全港僅有三間「七姐廟」之一,另外兩間分別是位於坪洲的「仙姊廟[2]和位於石籬七聖宮,偏殿則供奉關帝。每年到了七夕,不少戀人攜手前來敬拜,祈求愛情圓滿順利。

建築及古物

[编辑]

七聖古廟為三開間兩進式傳統建築廟宇,廟內懸掛了一口鑄造於乾隆27年(1762年)的銅鐘,外殿聯「七姐善心存愷測;聖神仁術統陰陽」及堂前高腳牌「污穢勿近」,則是光緒32年(1906年)所立,並有光緒民國年間重修匾聯。廟前建有一幅風水牆,其外有一個廣場,古裝武俠片大行其道時,經常作為電影公司拍攝外景的場地,有「武林勝地」之稱。

七聖古廟原每歲演戲酬神,至1970年代因不少男丁到外國工作而停止。於1998年進行重修後,原居民重新開始每隔三年舉辦酬神粵劇[3]。七聖古廟原本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惟因重建導致原貌盡失,於2010年2月4日確定不予評級。

日佔時期

[编辑]

香港日治時期日本军駐紮在七聖古廟,東江縱隊港九大隊西貢中隊曾進行偷襲,因估計錯誤,遭火力強大的日軍擊退,隊員吳壽在衝進廟時頭部中彈身亡,其他隊員未能及時搶回遺體,遭日軍割下頭顱懸掛於廟前榕樹上。該棵越澗相連人稱「七姐橋」的「連理樹」,近年因政府大興土木施工,將別名「七姐坑」或「銀河」的溪澗改建為明渠才告倒下。

地區中心

[编辑]

1954年當十四鄉一帶鄉村成立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時,七聖古廟成為議事及辦公的地方,直到位於大埔墟的新會址建成才結束。成立七聖古廟的「東平社」由烏溪沙村民組成,其後連同馬鞍山一同併歸沙田區,而其餘三個社則仍屬由大埔區管轄的西貢北

交通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官坑「七聖古廟」. wenweipo.com. 2003-03-16 [2010-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4) (中文(香港)). 
  2. ^ 老廟舊俗拾遺 七夕拜七姐. wenweipo.com. 2007-08-18 [2010-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9) (中文(香港)). 
  3. ^ 十四鄉官坑七聖古廟酬神. mbon.net. 2009-11-22 [2010-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香港)).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