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帆翼龍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Istiodactylus

帆翼龙属
化石时期:125–120 Ma
闊齒帆翼龍的想像圖
无效状况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科: 帆翼龙科 Istiodactylidae
属: 帆翼龙属 Istiodactylus
Howse, Milner, & Martill, 2001
模式種
闊齒帆翼龍
Istiodactylus latidens

(Seeley, 1901)
  • 闊齒帆翼龍 I. latidens
    (Seeley, 1901)
  • ?中國帆翼龍 I. sinensis
    Andres & Qiang, 2006

帆翼龍屬(屬名:Istiodactylus)是種中等大小的翼龍類,生存於白堊紀早期。

體徵

[编辑]
一群帆翼龍以河流中的劍龍類屍體為食
闊齒帆翼龍的頭顱骨與重建圖

帆翼龍是中大型翼龍類。早期研究估計,頭顱骨長達65公分,翼展長5公尺。在2012年,古生物學家馬克·維頓(Mark Paul Witton)估計最大型的頭顱骨(編號NHMUK R3877)長43公分,翼展約4.3公尺[1],約是無齒翼龍的一半大小。因為帆翼龍的吻突平坦而圓形,牠們有時被戲稱為鴨嘴翼龍[2]。帆翼龍擁有小型、銳利的牙齒,牙齒成三角形、側向扁平,咬合時牙齒會互相交錯,相當適合捕食魚類。頭顱骨略短,大部分牙齒集中於頜部的前段。最近的研究認為帆翼龍可能是種食腐動物[1]

發現與種

[编辑]

在1887年,哈利·絲萊(Harry Govier Seeley)將發現於英格蘭威特島骨盆化石,建立為鳥類的一屬,聯鳥龍Ornithodesmus cluniculus[3]。在1901年,哈利·絲萊改變想法,認為聯鳥龍可能是種翼龍類。在1913年,雷金纳德·胡利(Reginald Hooley)將發現於威克蒂斯組(Vectis Formation)的化石,命名為聯鳥龍的第二個種,闊齒聯鳥龍(O. latidens),種名在拉丁文意為「寬的牙齒」。正模標本(編號BMNH R 0176)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骼,這些化石材料很明確是翼龍類化石[4]

在1980年代,聯鳥龍模式種O. cluniculus)被歸類於獸腳類恐龍;而第二個種闊齒聯鳥龍明顯是種翼龍類,必須建立為新屬。在2001年,安德魯·米爾納(Andrew R.C. Milner)、大衛·馬提爾(David Martill)等人將其建立為獨立屬,闊齒帆翼龍Istiodactylus latidens)。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具有帆的手指」,意指手指之間的翼膜痕跡形狀像帆。米爾納等人同時建立帆翼龍科,以包含帆翼龍屬[5]

在2006年發現了第二個種,中國帆翼龍I. sinensis)。正模標本(編號NGMC 99-07-011)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骼,來自於亞成年個體。中國帆翼龍的體型小於闊齒帆翼龍,大約只有63%的大小,體重估計約是闊齒帆翼龍的1/4[6]。在2006年,中國翼龍類學家呂君昌提出中國帆翼龍是努爾哈赤翼龍次異名,努爾哈赤翼龍也屬於帆翼龍科[7]。馬克·維頓則提出帆翼龍、遼西翼龍可能是同種動物。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Witton, M.P. (2012). "New Insights into the Skull of Istiodactylus latidens (Ornithocheiroidea, Pterodactyloidea)." PLoS ONE, 7(3): e33170. doi:10.1371/journal.pone.0033170
  2. ^ Peter Wellnhofer, 1991,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Pterosaurs, Crescent Books, p. 114
  3. ^ Seeley, H. G., 1887, "On a sacrum apparently indicating a new type of bird, Ornithodesmus cluniculus Seeley from the Wealden of Brook",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43: 206-211
  4. ^ Hooley, R. W., 1913, "On the skeleton of Ornithodesmus latidens. An ornithosaur from the Wealden shales of Atherfield (Isle of Wight)",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69: 372-421.
  5. ^ Howse, S. C. B., Milner A. R., and Martill, D. M., 2001, "Pterosaurs". Pp. 324-335 in: Martill, D. M. and Naish, D., eds. Dinosaurs of the Isle of Wight, The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6. ^ Andres, B. and Ji Qiang, 2006, "A new species of Istiodactylus (Pterosauria, Pterodactyloidea)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Liaoning, Ch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6: 70-78.
  7. ^ Lü, J., Ji, S., Yuan, C., and Ji, Q., 2006, Pterosaurs from China,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