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胚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胚層

胚層(germ layer)亦稱為生殖上皮,但較少使用[1],是動物胚胎形成時的一群細胞。所有動物都具有胚層,其中脊椎動物的三胚層構造特別顯著,而海綿動物的胚層最為簡單。真后生动物(比海绵复杂的动物)通常會產生兩到三層主要組織層(有時候稱為初級胚層)。輻射對稱的動物(如:腔腸動物)具兩個胚層的構造,包含內胚層外胚層兩側對稱的動物則具有三個胚層的構造,較輻射對稱動物多了位在內胚層與外胚層之間的中胚層。所有胚層內的細胞最終發育成動物的各項組織器官

胚層

[编辑]
雙胚層的原腸形成,使得胚層從囊胚發育成原腸,一部分外胚層細胞(橘色)往內側移動形成內胚層(紅色)。
顯微照片中顯示一個畸胎瘤,這個典型的腫瘤是由三個胚層所發育形成的。圖片左上角顯示未成熟的軟骨是由中胚層所發育的;中間下方的腸胃腺體由內胚層所發育而來;圖片右邊的表皮是由外胚層所發育的。藉由蘇木精-伊紅染色染色法所製作。

卡斯帕爾·沃爾弗從早期胚胎中發現葉狀構造。在1817年,海因茨·克里斯第·潘德爾(Heinz Christian Pander)在研究胚胎時發現三胚層構造。後於1850年到1855年間,羅伯特·雷馬克進一步將生殖細胞層的概念解釋得更加完善。另外湯瑪斯·亨利·赫胥黎在1871年更提出英文術語----中胚層;1873年由雷·兰克斯特提出內胚層、外胚層等術語。

海綿動物屬於最簡單的動物,僅具有一個胚層。海綿動物雖然具有細胞分化,但不具組織協調的功能。真後生動物等輻射對稱動物複雜度更高,具有兩個胚層(包含內胚層、外胚層),雙胚層動物可發展出組職層級的構造。而更高等的動物(從扁蟲人類)具有三個胚層,多了內胚層、外胚層之間的中胚層,三胚層動物具有組成器官的能力。

發育

[编辑]

受精之後形成接合子。在卵裂有絲分裂等階段時,接合子會變成一顆球狀細胞,稱為囊胚。之後經歷了原腸形成,形成原腸以及兩個或三個胚層。

人類受精卵受精三天後,接合子經由有絲分裂形成一群緊密且具有大量細胞的桑葚胚,到這個時期稱為囊胚,囊胚的外層則被叫做滋胚層;囊胚的內層則稱為內細胞團,內細胞團最初具有兩層:上胚層下胚層。此時細胞中充滿液體,囊胚的透明帶也會破裂,讓囊胚可以更順利的進行著床。受精後14天,原線將會形成。上胚層細胞會向原線內移動,並潛入其中,產生了內胚層。上胚層細胞持續移入,但此時組成新的一層----中胚層。而最上方的上胚層則形成外胚層。[來源請求]

內胚層

[编辑]
內胚層形成甲狀腺胰臟...等器官。

內胚層是胚胎發育中的一個胚層,細胞沿著原腸向內移動,形成原腸的最內層。

內胚層細胞最初為扁平細胞,最後變成柱狀細胞,這些細胞組成所有除了直腸末端之外的消化系統器官;另外也形成所有與消化道相連接的所有腺體,如肝臟胰臟

中胚層

[编辑]
中胚層最後會形成心肌骨骼肌平滑肌、與腎臟相關的組織、紅血球細胞....等。

中胚層是三胚層動物特有的。在原腸形成時,部分細胞向內移動形成中胚層,即是介於內胚層與外胚層之間的一層。

中胚層會發育成骨骼、真皮等保護內臟的構造,促進了體腔的形成,在體腔內的器官因為有液墊的保護,器官便可以獨立發展,不受其他部分的影響。

外胚層

[编辑]
外胚層最後發育成表皮、神經外胚層可以發育成神經以及色素細胞

外胚層主要發育成體表的組織。 腦和脊髓由外胚層形成

神經脊

[编辑]

神經脊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所以有時候被稱作第四個胚層[2]。神經脊細胞是由外胚層所發育出來的。會產生神經節的構造[3][4]

各胚層發育列表

[编辑]
內胚層
呼吸道上皮 氣管
支氣管
肺臟
腸胃道上皮 肝臟
胰臟
膀胱
集尿管
其他器官上皮
甲狀腺
鼓室
耳咽管
扁桃腺
副甲狀腺
中胚層 頭部中胚層 頭顱
頭部結締組織
齒骨質
軸旁中胚層
頭部肌肉骨骼肌
皮膚真皮
頭部之外骨骼
頭部之外結締組織
中間中胚層
泌尿生殖系統性腺
泌尿生殖系統管道
泌尿生殖系統附屬腺體
外側中胚層
內臟結締組織
內臟肌肉
胸膜心包膜腹膜之漿液膜
原始心臟
血液
淋巴管
脾臟
腎上腺皮質
外胚層 表面外胚層 表皮
毛髮
指甲
皮膚腺
乳腺
腦下垂體前葉
牙齒琺瑯質
內耳
眼睛晶狀體
神經外胚層 神經管 中樞神經系統
視網膜
松果體
腦下垂體後葉
神經脊 腦和感覺的神經節與神經
腎上腺髓質
色素細胞
咽弓軟骨
頭部間葉
頭部結締組織

參見

[编辑]

參考書目

[编辑]
  • Moore The Developing Human Clinically Oriented Embryology 7E人體胚胎學 以臨床為導向的胚胎學 作者:Keith L. Moore PhD, FIAC, FRSM T.V.N. Persaud, MD, PHD, DSc, FRCPath (Lond.) ISBN 978-986-126-071-6

參考文獻

[编辑]
  1. ^ Gilbert, Scott F. The Epidermis and the Origin of Cutaneous Structures. Developmental Biology. Sinauer Associates. 2003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8). 
  2. ^ Hall BK (2000) The neural crest as a fourth germ layer and vertebrates as quadroblastic not triploblastic. Evolution & Development 2, 3-5 pmid=11256415 url=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resolve/openurl?genre=article&sid=nlm:pubmed&issn=1520-541X&date=2000&volume=2&issue=1&spage=3
  3. ^ 存档副本.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3). 
  4. ^ 存档副本. [201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