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汉明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漢顯宗
漢明帝
汉朝第17位(东汉第2位)皇帝
統治57年3月29日-75年9月5日(18年160天)
加冕57年3月29日
前任漢光武帝刘秀
繼任漢章帝刘炟
出生(28-06-15)28年6月15日
逝世75年9月5日(75歲—09—05)(47歲)
安葬
全名
劉莊
年號
永平:58年-75年
谥号
孝明皇帝
庙号
显宗
王朝漢朝东汉
父親汉光武帝刘秀
母親光烈皇后阴丽华

漢明帝劉莊(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原名刘阳子丽东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十八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明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明帝」,庙号显宗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亲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生平

[编辑]

汉明帝生于建武四年五月甲申(28年6月15日)[1]。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十岁时能够通读《春秋》。

建武十五年(39年)封东海公,十七年(41年)进爵为东海王,十九年(43年)被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初五戊戌(57年3月29日),三十岁的刘庄即皇帝位。

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汉光武帝的制度。明帝热心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时,基本上消除了因为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蛮夷侵扰的威胁,使汉跟周边蛮夷的友好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明帝允北匈奴互市之请,但并未消弥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动摇了早已归附的南匈奴。只得改变光武时期息兵养民的策略,重新对匈奴开战。永平十六年(73年),命祭肜窦固耿秉、來苗征伐北匈奴,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地。[2]永平十七年(74年),命窦固耿秉、劉張征白山虜於蒲類海,复置西域都护府,用来管辖西域地区。[2]其后,窦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自新朝地皇四年(23年)以来,西域与中原断绝关系50年后又恢复了正常交往。班超以三十六人征服鄯善于寘诸国、耿恭疏勒城力拒匈奴等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传入西域,永平十年(67年),明帝梦见金人,其名曰佛,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并于雒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3]

明帝,章帝時期,朝廷派竇固等率兵出擊匈奴,並同時遣班超出使西域,使絲綢之路再次復通。

明帝之世,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因此,史书记载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据《后汉书》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人口为2100万,至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增加至3412万。明帝以及随后的章帝在位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汉明帝逝世于雒阳东宫前殿,终年四十八岁。八月壬戌(9月15日),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其治下的人數達到戶5860573、口34125021[4]

执政

[编辑]

評價

[编辑]

正面

[编辑]
汉明帝

傅毅︰「惟此永平,其德不回,恢廓鸿绩,遐方是怀,明明肃肃,四国顺威,赫赫盛汉,功德巍巍,躬履圣德,以临万国,仁风弘惠,云布雨集,武伏蚩尤,文腾孔墨,下制九州,上系皇极,丰美中世,垂华亿载,冠尧佩舜,践履五代,三雍既洽,帝道继备,七经宣畅,孔业淑着,明德慎罚,尊上师傅,薄刑厚赏,惠慈仁恕,明并日月,无有偏照,譬如北辰,与天同曜,发号施令,万国震惧,庠序设陈,礼乐宣布,璇玑所建,靡不奄有,贡篚纳赋,如归父母,正朔永昌,冠带儋耳,四方共贯,八极同轨。」(《明帝诔》)

蔡邕︰「孝明皇帝圣德聪明,政参文宣,庙称显宗。孝章皇帝至孝烝烝,仁恩溥大,海内赖祉,庙称肃宗。比方前事,得礼之宜。」(《蔡中郎集‧宗庙迭毁议》)

薛莹︰「明帝自在储宫,而聪允之德着矣,及临万机,以身率礼,恭奉遗业,一以贯之,虽夏启周成,继体持统,无以加焉,是以海内乂安,四夷宾服,断狱希少,有治平之风,号曰显宗,不亦宜乎。」(《后汉记》)

华峤︰「世祖既以吏事自婴,明帝尤任文法,总揽威柄,权不借下,值天下初定,四民乐业,户口滋殖,中兴以来,追踪宣帝,以锺离意之廉淳,谏争恳恳,常以宽和为首,以此推之,难得而言也。」(《八家后汉书》)

刘渊︰「显宗孝明皇帝、肃宗孝章皇帝累叶重晖,炎光再阐。」(《晋书‧载记一》)

范曄︰「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内外无幸曲之私,在上无矜大之色。断狱得情,号居前代十二。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而钟离意、宋均之徒,常以察慧为言,夫岂弘人之度未优乎?」、「显宗丕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备章朝物,省薄坟陵。永怀废典,下身遵道。登台观云,临雍拜老。懋惟帝绩,增光文考。」(《后汉书》)

褚遂良︰「臣谨按汉明、章、和三帝,能友爱子弟,自兹已降,取为准的。封立诸王,虽各有国土,年尚幼小者,召留京师,训以礼法,垂以恩惠。讫三帝世,诸王数十百人,唯二王稍恶,自余餐和染教,皆为善人。则前事已验,惟陛下详察。」(《旧唐书‧褚遂良传》)

李渤︰「明帝孝思,敦九族,旰食以达幽枉,无幸私,无矜色。章帝性仁厚,行春令,建胎养法,赋贫人以苑地。和帝抑符瑞,省贡献,有明、章余风,皆洛都之令主。」(《全唐文.上封事表》)

李翱︰「仆以為西漢十一帝,高祖起布衣,定天下,豁達大度,東漢所不及。其餘惟文、宣二帝為優,自惠、景以下,亦不皆明於東漢明、章兩帝。」(《全唐文‧答皇甫湜書》)

苏辙︰「西汉文帝二十三年,景帝十六年,昭帝十二年。东汉明帝十八年,章帝十三年,和帝十七年,唐太宗二十三年,此皆近世之明主。」(《栾城集.历代论》)

陈栎︰「明帝聪慧少成,自为东海公时辩吏牍所书,知为垦田事,其明察已可知。及既即位,遵奉建武制度,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毕达。言东汉之治者,以建武、永平并称之,尤能垂情古典,留意经学。自为太子师事桓荣,迨为天子尊礼尤至。临幸辟雍,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飨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圜桥门,而观者亿万计下,而羽林悉通孝经外,而匈奴遣子入学,三代而下,事师之礼,崇文之仪,数千百年鲜有其比。惜乎!桓荣授经专门章句,不知以古人修身治天下之大学启廸辅导之,故其君之德业如是而止,杜权门之请托,靳主子之求郎,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推其内助之功,贤如马后德冠古今,不无补焉!奈何伤于褊察,以耳目隐发为明,自起撞郎,斥辱公卿,广陵楚王之狱,死徙数千家,无乃弘人之度,未优乎!至若遣使天竺,求浮屠书迎入中国,后世佛氏之祸开端于此,遂为宇宙间不可除之痼疾,崇尚儒学之虚美不足以盖其开端佛氏之实祸,可重叹也!」(《历代通略》)

葉適︰「孝明行養老禮,意既篤實,文亦丁寧,可謂三代之後,曠千載而一遇也。」(《習學記言.卷二十四》)

谢肇淛 ︰「四君之外,汉则昭、宣、明、章,唐则玄、宪、宣、武,宋则艺祖、太宗、孝宗,其拨乱守成,皆有足多者。」(《五杂俎》)

彭大翼︰「东汉明帝约身率礼,遵奉建武制度,海内乂安,四夷賔服,有治平之风。」(《山堂肆考》)

王志坚︰「世祖诏︰「百僚上书不得言圣」,明帝诏︰「自今若有过称虚誉,尚书皆宜抑而不省,示不为谄子蚩也。」如世祖父子可谓度越千古矣。」(《读史商语》)

顾炎武︰「观夫史之所录,无非功名势利之人,笔札喉舌之辈,而如董生之言正谊明道者不一二见也,盖自春秋之后,至东京,而其风俗稍复乎古,吾是以知光武、明、章果有变齐至鲁之功,而借其未纯乎道也。自斯以降,则宋庆历、元右之间为优矣。嗟乎,论世而不考其风俗,无以明人主之功。余之所以斥周末而进东京,亦《春秋》之意也。」(《日知录》)

赵翼︰「汉文帝诏曰:「人主不德,则天示之灾。今日食适见于天,灾孰大焉。」宣帝诏曰:「皇天见异,以戒朕躬。」光武诏曰:「吾德薄致灾,谪见日月,战栗恐惧,夫何言哉。今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百官,各上封事。上书者,不得言圣。」明帝诏曰:「朕奉承祖业,无有善政。日月薄蚀,彗孛见天。虽夙夜勤思,而知能不逮。今之动变,倘有可救,其言事者,靡有所讳。」又诏曰:「朕以无德,下贻人怨,上动三光,日食之变,其灾尤大。春秋图谶,所谓至谴。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章帝诏曰:「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栗切切,痛心疾首。前代圣君,博思咨诹,有开匮反风之应。今予小子,徒惨惨而已。」以上诸诏,皆有道之君,太平之世,尚遇灾而惧如此。」(《廿二史札记》)

王仕云︰「明帝幸学,三老五更。执经问难,冠带环门。云台纪勋,二十八人。元功邓禹,迄于刘隆。刘平善政,班超立功。惊戎廉范,拜井耿恭。」(《四字鉴略》)

弘曆︰「眀帝以英睿之资,加以好学重道,亲临辟雍,尊桓荣、李躬为更老,所以劝贤励能,崇尚圣教者,至矣。而友爱东海王,则又常棣匪他之意,始终无间也。」(《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東漢總論》)

負面

[编辑]

傅玄︰「肃矣孝明,杖法任刑,勤综万机,察下以情,未弘道治,用致太平,专信俗儒,非礼之经。」(《汉明帝赞》)

陈栎︰「奈何伤于褊察,以耳目隐发为明,自起撞郎,斥辱公卿,广陵楚王之狱,死徙数千家,无乃弘人之度,未优乎!至若遣使天竺,求浮屠书迎入中国,后世佛氏之祸开端于此,遂为宇宙间不可除之痼疾,崇尚儒学之虚美不足以盖其开端佛氏之实祸,可重叹也!」(《历代通略》)

王夫之︰「明帝之过于明察也,非法外而加虔刘,如胡亥之为也,尽法而无钦恤之心耳。其法是,其情则过;其情过,其法固是也。即令大狱之兴,罹于囚隶者,有迫待矜释者焉。」(《读通鉴论》)

鮑東里︰「顯宗明帝,崇師重道,勛戚受經,辟雍養老。奈何褊察,自起撞郎,首興佛教,千載罹殃。」(《史鑒節要便讀》)

家庭

[编辑]
先祖
 
 
 
 
 
 
 
 
 
 
 
 
 
 
 
 
 
 
高祖父:郁林太守刘外
 
 
 
 
 
 
 
曾祖父:巨鹿都尉劉回
 
 
 
 
 
 
 
 
 
 
 
祖父:南顿县令刘钦
 
 
 
 
 
 
 
 
 
 
 
 
 
 
父: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外曾祖父:樊重
 
 
 
 
 
 
 
 
 
 
 
祖母:县令夫人樊娴都
 
 
 
 
 
 
 
 
 
 
 
 
 
 
显宗孝明皇帝刘庄
 
 
 
 
 
 
 
 
 
 
 
 
 
 
 
 
 
 
 
 
外祖父:宣恩哀侯阴陆
 
 
 
 
 
 
 
 
 
 
 
 
 
 
母:光烈皇后阴丽华
 
 
 
 
 
 
 
 
 
 
 
 
 
 
 
 
 
外祖母:宣恩侯夫人邓氏
 
 
 
 
 
 
 
 
 
 
 
 
 

后妃

[编辑]

皇后

妃嬪

  • 贾贵人,平阳公主、汉章帝生母
  • 阴贵人
  • 秦贵人,有宠,其兄秦彭[5]
  • 阎贵人,尚书阎章[6]
  • 贾贵人,贾复孙女,马姜和贾武仲长女,与汉章帝生母贾贵人是否为同一人,中国学界有相反的意见。
  • 贾贵人,贾复孙女,马姜和贾武仲次女

兒女

[编辑]

  1. 千乘哀王刘建
  2. 陈敬王刘羡
  3. 彭城靖王刘恭
  4. 乐成靖王刘党
  5. 汉章帝刘炟
  6. 下邳惠王刘衍
  7. 梁节王刘畅
  8. 淮阳顷王劉昞(?—87年9月2日),生母不详。永平十五年(72年),刘昞封为常山王。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徙为淮阳王,以汝南之新安、西华益淮阳国。章和元年七月十七(87年9月2日),刘昞去世,谥号顷,子殇王刘侧嗣位。
  9. 济阴悼王刘長

影視形象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後漢書/卷2》,出自范晔後漢書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太平御覽》卷91註引《東觀漢記》:建武四年五月甲申,皇子陽生,豐下銳上,顏赤色,有似於堯,上以赤色名之曰陽。
  2. ^ 2.0 2.1 《後漢書 顯宗孝明帝紀》
  3. ^ 《後漢書·卷八十八·列傳·西域傳·第七十八》
  4. ^ 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注引伏無忌所記:明帝永平十八年,戶五百八十六萬五百七十三,口三千四百一十二萬五千二十一。
  5. ^ 《后汉书 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
  6. ^ 《后汉书 皇后纪第十下》
汉明帝
出生于:28年逝世於:75年
統治者頭銜
前任:
世祖光武皇帝
劉秀
漢朝皇帝
57年-75年
繼任:
肃宗孝章皇帝
劉炟
中國皇帝
57年-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