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31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昭和6年
千纪 2千纪
世纪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年代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年份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纪年 辛未羊年);民國二十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元年;日本昭和六年;越南保大六年
1931年日曆表
1931年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931年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31年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31年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31年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31年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大事记

[编辑]
  • 全球爆發經濟大蕭條
  • 2月13日——抚顺三千矿工死于事故。
  • 3月27日——中國南昌行營下達向江西紅軍進行第二次「圍剿」總攻擊令,限各部4月1日開始攻擊前進,各路軍均已調集完畢[1]:3804
  • 4月1日——何應欽蔣介石命率部隊20餘萬人,對江西中央蘇區紅軍第二次「圍剿」,採用「穩札穩打,步步為營」之作戰方針,兵分四路進迫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少共鄂豫皖中央分書記陳昌浩,由上海啟程赴鄂豫皖蘇區,4月14日到達黃安七里坪,旋即布置紅四方面軍以一部兵力肅清蘇區顧敬之團匪,打通商城至光山之聯繫,主力準備截斷國軍長江防線,配合中央紅軍第二次反「圍剿」[1]:3807
  • 4月9日——紐約帝國大廈落成。
  • 4月1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建立。
  • 5月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開臨時全體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草案》及《首都建設案》,張學良列席並在會上發言,表示對北方治安負完全責任;汪精衛通電中國國民黨海內外各黨部,略謂蔣介石禍黨禍國,「暴橫日甚,言之痛心」,現廣東方面奮起討蔣,「事變至此,宜即依據總章,召集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解決一切」;蔣介石在國民政府紀念周報告,略謂古應芬等通電,似以監委資格彈劾本人,而手續不合,似別有作用,本人對此電決不計較,如有武人弄兵,相信中央可不用一兵,在最短期內平亂,不虞動搖時局;中央銀行奉國民政府令於是日起發行「海關金單位兌換券」(簡稱「關金券」),專供繳納關稅之用[1]:3825-3826
  • 5月5日——國民會議在南京開幕[1]:3830
  • 5月6日——出席國民會議之全體代表由蔣介石帶領冒大雨前往中山陵謁陵,並在陵前宣誓,誓畢,一一在誓詞上簽名蓋章;國民會議預備會議選定張繼、戴季陶、吳鐵城、周作民、林植夫、陳立夫、劉純一(女)及中國國民黨中央推派之于右任、國民政府推派之張學良共9人組成大會主席團[1]:3830
  • 5月8日——國民會議舉行第一次大會,于右任主席,討論《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草案》,蔣介石講演「約法」意義,戴季陶報告「約法」起草經過[1]:3831
  • 5月28日——國共戰爭-黃安戰鬥展開。
  • 5月29日——蔣介石發動之對江西中央蘇區之第二次大「圍剿」被紅軍打破,15天內,紅軍由西向東橫掃700里,共殲敵3萬餘人[1]:3845
  • 7月1日——蔣介石在南昌行營發出第三次「圍剿」江西蘇區紅軍之命令,蔣自任「圍剿」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前線總司令,聘用英、日、德軍事顧問,調集30萬國軍採取「長驅直入」之戰略,即日開始行動,何應欽之左翼集團軍趙觀濤部、陳誠部及衛立煌部向南城以北地區攻擊前進,陳銘樞之右翼集團軍上官雲相部由永豐向沙溪前進,孫連仲部由招携向寧都、黃石之線推進:上海地產經理處開業[1]:3871-3872
  • 7月2日——晨,萬寶山受害農民400餘人前往馬家口哨口繼續平溝[1]:3872
  • 7月3日——日人在朝鲜煽動排华暴動[1]:3873
  • 7月6日——張學良電東北政務委員會稱:「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我要求割地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避免衝突,以公理為周旋。」[1]:3875
  • 7月12日——蔣介石密電張學良,對日軍在東北之挑釁,須極力忍耐,勿生事端,「此非對日作戰之時」[1]:3878
  • 8月2日——日本政府將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大將充調充軍事參議官,以第10師團本莊繁中將繼任關東軍司令官[1]:3894
  • 8月4日——蔣介石在南昌電中國國民黨中央,堅持「安內可以攘外」,中央對當前國民排日運動「應取慎重態度,免為日方借口」[1]:3895
  • 8月8日——國共戰爭-浠水戰鬥展開。
  • 8月20日——國共戰爭-浠水戰鬥結束。
  • 陈绍禹苏联中国共产党第三国际代表团长,秦邦宪接替陈绍禹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
  • 9月6日——張學良電令駐瀋陽北大營旅長王以哲稱:「中日關係現甚嚴重,我軍與日軍相處須格外謹慎。無論受如何挑釁,俱應忍耐,不准衝突,以免事端。」,同日張學良電臧式毅、榮臻稱:「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須萬萬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1]:3915
  • 9月15日——國共戰爭-方石嶺戰鬥
  • 9月18日——日本關東軍進攻瀋陽,九一八事變爆發[1]:3921
  • 9月19日——零時20分,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令遼師攻瀋陽近郊,獨立守備隊攻遼寧,騎兵旅攻長春,獨立旅攻鳳凰城和鞍山,炮兵團從旅順向瀋陽進發;中國國民黨中常會臨時會議決議,急電蔣介石回南京主持一切[1]:3922
  • 9月20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續開臨時會議,討論日軍侵占瀋陽事件,決議三項:一、電粵方對外交表示態度,二、定本月23日全國下半旗並停止娛樂一天,表示瀋陽被陷哀悼,三、推定戴季陶、邵元沖、陳布雷、王正廷、陳立夫起草告全國國民書及告各國國民書[1]:3924
  • 9月21日——蔣介石自江西回南京,在陵園官邸召集在南京中央委員討論時局及應付日本侵略辦法,議定:一、外交方面:加設特種外交委員會,為對日決策研議機關;二、軍事方面:抽調部隊,北上助防,並將攻粵部隊及「剿共」計劃,悉予停緩;三、政治方面:推出蔡元培、張繼、陳銘樞專程赴粵,磋商統一團結禦侮辦法;四、民眾方面:由國民政府及中央黨部分別發布告全國軍民書及黨員書,要求國人鎮靜忍耐,努力團結,准備自衛,並信賴國際聯盟公理處斷[1]:3926
  • 9月22日——蔣介石電告張學良,若日方脅迫以簽字承認「二十一條」為退兵條件,望設法嚴拒,此案已在南京歸為國際交涉;陸海空軍副司令行營委孫殿英為第四十一軍軍長[1]:3929
  • 11月4日——江橋抗戰開始[1]:3973
  • 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省瑞金成立。
  • 11月2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在瑞金召開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1]:3997
  • 11月29日——蔣介石致電汪精衛,請促粵方早息糾紛,從速入京,俾中央全會得以定期舉行,「中正以一人之身,急圖北上,立待全會開成,俾奉命遄征,得有遵循」;蔣介石下令將第三黨領袖鄧演達秘密殺害於南京麒麟門外沙子崗[1]:4000
  • 12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發出第一號布告,內稱,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蘇區召開,會議通過政綱、憲法、土地法、勞動法、紅軍問題、經濟問題等重要法令,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選出毛澤東、項英、張國燾、周恩來等63人為中央執行委員,組織中央執行委員會,為全國代表大會之後之最高政權機關[1]:4001
  • 12月5日——莫斯科基督救世主人主教座堂被爆破拆卸。
  • 12月15日——蔣介石通電下野,略謂因粵方「胡漢民等同志微(5)日通電,且有中正必須下野,解除兵柄,始赴京出席等語。是必欲中正解職於先,和平統一方得實現」,「權衡輕重,不容稍緩須臾,再四思維,惟有懇請中央准予辭去國民政府主席等本兼各職……」;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臨時常務會議決議:准蔣介石辭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職務,推選林森代理國民政府主席,陳銘樞代理行政院院長;張學良電蔣介石,請辭陸海空軍副司令職,同日國民政府准張學良辭職,改任北平綏靖公署主任[1]:4015-4016

出生

[编辑]

逝世

[编辑]

1931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诺贝尔奖

[编辑]

(第4届,1932年颁发)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成立單位

[编辑]

建築落成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