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羅爾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4月5日) |
Tyrol | |
---|---|
国旗 | |
格言:Land im Gebirge(德語) Terra inter montes(Ladin) Terra fra i monti(義大利語) "山中之国" | |
首都 | 提洛洛 (1027–1418) 梅拉諾 (1418–1848) 因斯布魯克 (1848 –1918) 因斯布魯克(1918年至今) |
官方语言 | 奧地利德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辛布里亞語和莫切諾語 |
面积 | |
• 总计 | 26,674平方公里 |
人口 | |
• 2017年估计 | 1,813,400 |
• 密度 | 68/平方公里 |
货币 | 欧元 (€)(EUR) |
蒂羅爾(德語:Tirol;義大利語:Tirolo),歐洲中部的一個地區。目前分屬奧地利和義大利兩國。從12世紀形成到1919年,該地區歷來是蒂羅爾伯国的核心,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一部分。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奧匈帝國解體後,通過《聖日耳曼昂萊條約》分為兩個現代行政部分:
- 奥地利的蒂羅爾州:由北蒂羅爾和東蒂羅爾合併而成,是奧地利的一部分
- 義大利的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大區:當時仍包括蘇拉蒙(科爾蒂納丹佩佐、利維納隆戈德爾科爾迪拉納和科萊聖盧西亞)以及瓦爾斯蒂諾、馬加薩和佩德蒙特等城市,這些城市於1918年被意大利王國占領,因此自1946年起屬於意大利共和國的一部分。
隨著歐洲蒂羅爾-南蒂羅爾-特倫蒂諾地區的成立,該地區自2011年起以歐洲領土合作集團的形式擁有自己的法律實體。
名称
[编辑]根据埃贡·居厄巴赫尔的观点,蒂罗尔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词根,意思是地形(即面积、地面或土壤;比较拉丁语:terra和古爱尔兰语:tir);首先从蒂罗洛及其城堡出发;提洛伯国就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1]:470-471一些消息来源表明,它来自斯拉夫语“ta rola”,意思是“这片土地,耕种的地形/农田”。据卡尔·芬斯特瓦尔德(Karl Finsterwalder)介绍,蒂罗尔这个名字来源于Teriolis,一座位于齐尔的罗马晚期堡垒和旅馆。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地理
[编辑]蒂罗尔面积26,673平方公里。该地区由蒂罗尔州、南蒂罗尔省和特伦托省组成。除该地区外,还有威尼托地区的科尔蒂纳丹佩佐、利维纳隆戈-德尔科尔迪拉纳、科莱圣卢恰和佩德蒙泰,以及伦巴第地区的瓦尔韦斯蒂诺和马加萨。蒂罗尔州最大的城市是因斯布鲁克、特伦托和博尔扎诺。
蒂罗尔的整个地区都位于阿尔卑斯山区。蒂罗尔北部与巴伐利亚州接壤,东部与克恩顿州和萨尔茨堡州接壤。蒂罗尔西部是福拉尔贝格州和格劳宾登州。在蒂罗尔南侧的土地与威尼托和伦巴第地区接壤。
蒂罗尔州的重要河流是阿迪杰河、因河和德劳河。该地区以许多河谷为特征。其中一些河谷今天仍然很难到达。最重要的山谷是因河谷和阿迪杰河谷。大部分人口居住在这两个河谷中,蒂罗尔州的五个最大城市(因斯布鲁克、博尔扎诺、特伦托、梅拉诺和罗韦雷托)也位于这些河谷中。几个世纪以来,该地区一直以过境贸易而闻名。横跨阿尔卑斯山最重要的贸易路线,即布伦纳山口,横跨整个蒂罗尔地区,被视为意大利语和德语地区之间的连接纽带。
山脉
[编辑]由于蒂罗尔地区位于阿尔卑斯山,其景观深受山脉的影响。蒂罗尔州的最高峰包括:
横跨蒂罗尔地区,在北蒂罗尔和南蒂罗尔的边界上,有阿尔卑斯山脉的主链。[2]阿尔卑斯山脉的主链在地理上将阿尔卑斯山脉分为南半部和北半部。
大型市镇
[编辑]蒂罗尔地区人口较多的市镇包括:
语言
[编辑]蒂罗尔可分为5个不同的语言群。除了德语和意大利语等通用语言外,拉定语、辛布里语和莫凯诺语也被使用。后三种语言被确认为少数民族语言。这些语言群体大多位于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地区,因此受到该地区的推广和保护。拉定语也在索拉蒙特(贝卢诺省)地区外使用。拉定语认为是一种雷蒂亚-罗曼语支的语言。辛布里语也用于特伦蒂诺-南蒂罗尔地区以外的各种方言岛(七市镇)。辛布里语和莫凯诺语被认为是上巴伐利亚方言。特伦蒂诺的大多数人使用两种罗曼语言:西部山谷的伦巴底语和东部的威尼斯语,特伦蒂诺中部使用伦巴底语与威尼斯语之间的过渡方言。
在奥地利蒂罗尔州,绝大多数人使用德语。与德语国家的许多其他地区一样,蒂罗尔州也有自己的德语方言。蒂罗尔方言来自巴伐利亚语。在南蒂罗尔州,蒂罗尔方言与一些单独的意大利语单词混合在一起。由于早年难以进入山谷,许多其他山谷与蒂罗尔人相比发展出了略有差异的方言。拉定语也没有统一的语言,所以拉迪尼亚每个山谷也略有不同。
纹章
[编辑]儘管蒂羅爾州的徽章細節幾個世紀以來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有一個特徵或多或少保持不變:銀色,以及一隻紅色的鷹,它有时佩戴王冠。自1983年起,南蒂羅爾省就有了自己的徽章。它與蒂羅爾州的徽章非常相似。該省希望強調這些國家的歷史共性。特倫托於1340年拥有紋章,使用的是特倫托親王主教的纹章。
-
蒂罗尔州的纹章
-
南蒂罗尔的纹章
-
特伦顿的纹章
-
特倫蒂諾-上阿迪傑的纹章
-
蒂罗尔伯国的纹章
历史
[编辑]史前时代
[编辑]蒂罗尔地区人类定居的最早考古记录是在蒂朔夫洞穴发现的。它们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8,000-27,000年。同一洞穴还发现了青铜时代(大约公元前4000-3000年)人类居住的证据。
1991年,在厄茨塔尔山的一座冰川中发现了一名死于公元前3300-3100年左右的男子的木乃伊遗骸。研究人员称他为奥茨(还有其他名字,包括“冰人”)。他生活在铜器时代,在人类学会开采铜之后和学会制造青铜之前。他的尸体和物品保存完好,并经过了详细的科学研究。它们保存在意大利南蒂罗尔州博尔扎诺的南蒂罗尔考古学博物馆。
有证据表明,蒂罗尔是公元前四千年铜矿开采的中心;例如在布里克斯莱格。还有骨灰瓮文化的证据(大约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750年)。
当地还发现了拉坦诺文化(大约公元前450-100年,铁器时代)的证据;大约同一时期的弗里岑斯-桑泽诺文化的证据也是如此。在那个时代末期,蒂罗尔开始在罗马的书面记录中被提及。当地居民可能是伊利里亚人,正在被凯尔特人流离失所(也许他们自己也被原始斯拉夫人从诺里库姆驱赶出来)。还有迹象表明,亚得里亚-威尼蒂人可能存在于该地区的南部。罗马人称他们为雷蒂亚人;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意味着一个特定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或者是该地区居民的更广泛术语。他们制作酒桶(罗马人从他们那里继承了这一想法),并有自己的字母表。
罗马时代
[编辑]公元前15年,蒂罗尔被德鲁苏斯和提贝里乌斯指挥的罗马军队征服。罗马人将雷蒂亚和诺里库姆确立为罗马帝国的行省。雷蒂亚包括芬施高、伯格拉芬纳特、艾萨克河谷、维普河谷、上因河谷和部分下因河谷。诺里库姆包括普斯特河谷、德弗雷根和齐勒河和因河右侧的下因河谷部分地区。博尔扎诺和蒂罗尔州的最南端属于威尼斯和伊斯特里亚省。
居民们采用了被称为通俗拉丁语的拉丁语或日常口语版本,而不是标准化的书面形式,并将其与自己的语言相结合。其结果是罗曼什语,至今仍在使用,是瑞士的官方语言之一。
罗马人在蒂罗尔建造了由堡垒守卫的金属道路,连接意大利半岛和偏远的土地;特别是克劳狄亚·奥古斯塔大道和雷蒂亚大道。罗马人似乎并不认为蒂罗尔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地区来建造新城镇,因此那里的城镇很少。他们建造的一个城镇是阿贡图姆,靠近现代的利恩茨。
在古代晚期(公元476年),蒂罗尔被东哥特人控制,并被纳入东哥特王国。534年,东哥特人将梅兰、芬施高和帕瑟尔割让给法兰克人。东哥特王国在553年被来自北方的巴伐利亚人和来自南方的伦巴第人占领后崩溃。伦巴第人建立了特里登图姆公国(大致对应于现代的特伦蒂诺)和南蒂罗尔州的低地部分。斯拉夫人则从巴伐利亚人手中夺取了克恩顿州,定居在东蒂罗尔。
中世纪
[编辑]蒂罗尔的大部分地区由巴伐利亚公国(约555年建立)控制。南部地区,包括博尔扎诺、萨洛尔诺和阿迪杰河右岸(包括埃潘和卡尔滕)仍由伦巴第人统治。蒂罗尔通过布雷萨诺和特伦托的主教区被基督教化。经历了加洛林王朝和奥托王朝时期,边境仍然保持不变。该地区受Stammesrechte(古日耳曼法律)的管辖,如库尔罗马法、阿拉曼尼法、巴伐利亚法和罗萨里敕令等。[3]
1027年,康拉德二世皇帝为了确保通过布伦纳山口的重要路线,将阿迪杰河左岸(从拉纳到梅佐科罗纳)分配给巴伐利亚公国。在12世纪,当地贵族更进一步:他们在南蒂罗尔的蒂罗洛建造了蒂罗洛城堡,靠近现代的梅拉诺;1140年左右,蒂罗尔伯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邦国。
蒂罗尔伯国起初是隶属于布雷萨诺和特伦托主教区的下级贵族;但他们另有想法。他们以牺牲主教的利益为代价扩大了他们的财产。他们取代了像埃潘家族这样的竞争对手,并宣布从巴伐利亚公国独立;尽管并非没有争议。1228年,他们将萨尔弗尔斯特割让给巴伐利亚统治者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因此,该地区至今仍是巴伐利亚州的一部分。
参考来源
[编辑]- ^ Kühebacher, Egon. Die Ortsnamen Südtirols und ihre Geschichte. Die geschichtlich gewachsenen Namen der Gemeinden, Fraktionen und Weiler. Bolzano: Athesia. 1991. ISBN 88-7014-634-0 (德语).
- ^ Coolidge, William Augustus Brevoort. Tirol.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 2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1010.
- ^ Hannes Obermair. Das Recht der tirolisch-trientinischen ‚Regio‘ zwischen Spätantike und Frühmittelalter (PDF). Concilium Medii Aevi. 2006, 9: 141–158. doi:10.2364/143790580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