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榆次縣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小东门 (榆次)

榆次縣城是位於山西省中部的原榆次縣的縣城,由縣城和南門外的郭城組成。1949年以后,城牆被逐步拆除,僅余幾段土墻。2000年榆次老城大規模旅遊開發拆遷之後,城池街巷已幾乎不見。

概述

[编辑]

沿革

[编辑]

城池

[编辑]

榆次縣城築,在戰國時代已經存在,確切的始建年代尚未考證清楚,原城址位於今縣城之北側,漢代榆次城築位於今縣城之西南,漢以后榆次縣幾經營立廢徙,確切的城址皆未考證清楚。

隋朝開皇9年,改北齊中都縣仍為榆次縣,在漢城之東北隅築新城,即為直至今天的榆次城所在。最初為土城,周五里,高三丈,基廣四丈,上廣二丈,城牆外有池,有東、南、北三個城門,在後來的唐、宋、遼、金、元等朝代,經歷過史思明僕固瑒李克用等,及女真、蒙古等圍攻數次,城池未有大的變動。

明朝景泰元年、成化十九年、二十三年等經過多次增修。

嘉靖年間,城牆經過大規模增修,增築了南關土城(郭城),二十三年,俺答入侵,城牆毀損嚴重,之後修繕。

萬歷三十二年,復開城西門,曰“帶汾”。 [1] [2]

城門

[编辑]

坊表

[编辑]

舊誌記載城内十三坊为:宣化、善政、育賢、束民、咸甯、陽和、仙桂、時登、咸熙、普潤、德惠、市利、迎恩等。

敕贈坊、孝義坊

至民國年間城內存留有聖諭坊、三世尚書坊、兩賢坊、五岳遷坊、文昌祠坊、城隍廟坊、文廟坊、文昌坊、節孝坊、節孝坊、貞壽坊,鄉貢進士郭曦坊等。

衢巷

[编辑]

榆次縣城關舊有“四街三關”之說,列如下:

  • 東街:縣前街、城隍廟街、東門街、東地街、城隍廟后街、馬號街、富戶街、鐵匠巷、佛爺巷、三官廟巷、中大街。
  • 南街:西門街、南寺街、南大街、順城街、南馬道街、牛肉巷、大乘寺街、壽長街。
  • 西街:龍王廟街、任家巷、寇家巷、關廟巷、西湖井巷、北大街、北關西順城街、北關樹林街、北關西黃龍港、北關西道北街、北關西大街
  • 北街:泰山廟街、窑子上街、交通街、俞家牌楼街、小井巷、抽斗巷、北寺街、新集街、東湖井巷、北大街、北關東順城街、北關東黃龍港、北關通順巷、北關西大街、北關東大街、北關東道北街、北關羊壕街
  • 南關:南關大街、路家街、沙港街、閣東街、閣西街、閣後街、小西門街、張家巷、曹家巷、小西關。
  • 大東關:東街、西街、南街、北街。
  • 小東關:東大街、白家巷、鄭家巷、郝家巷、李家巷、趙家巷。

設施

[编辑]
  • 縣署
  • 學宮
  • 考院
  • 演武廳
  • 養濟院
  • 冰窖
  • 農會


寺廟

[编辑]
  • 榆次文廟
  • 關帝廟
  • 榆次西門甕城關帝廟
  • 護國廟
  • 城隍廟
  • 馬神廟
  • 文昌廟
  • 龍王廟
  • 西門外龍王廟
  • 東嶽廟
  • 聖母廟
  • 孟母廟
  • 馬王廟
  • 八蜡廟
  • 尹吉甫廟
  • 公輸子廟
  • 土地祠
  • 酇侯祠
  • 兩賢祠
  • 楊公祠
  • 忠義祠
  • 節孝祠
  • 簫公祠
  • 李公祠
  • 二童祠
  • 魁星閣
  • 望捷樓
  • 梯雲閣
  • 清虛閣
  • 大乘寺
  • 顯聖寺
  • 常樂寺
  • 靈壽寺
  • 鴻佑寺
  • 五印菴
  • 化城臺
  • 福善庵
  • 雨師廟
  • 文昌閣
  • 真常觀

水利

[编辑]


名宦

[编辑]

春秋

北漢

塚墓

[编辑]

[编辑]

北魏

[编辑]

东魏

[编辑]

北齐

[编辑]

[编辑]

五代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942年《榆次縣志》
  2. ^ 清 乾隆15年《榆次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