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破風者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大型鐵身帆船
停泊於芬蘭奥兰地區玛丽港的大型鐵身帆船波美拉尼亞號英语Pommern (ship),照片攝於2005年

大型鐵身帆船英文windjammer),顧名思義是一種船身用製的大型帆船。其英文「windjammer」的意思為「to jam the wind」,即「破風」的意思。主要在十九世紀晚葉用來運送貨物。

大型鐵身帆船最大的特點是有三至五支桅杆及大型方帆,是歷史上最大型的貨運帆船,排水量動輒就是數千公噸,當時的德國製帆船有100米長、重約3000公噸。它們的造價比用木製船身的同類帆船為便宜,原因有三個,其一是它用強度較大的鐵製造,於是可以製造出比木船大的船身,比較符合經濟效益,而鐵造的船身比木船所佔的空間為小,騰出來的空間可以載運更多的貨物。而且,在同樣大小的船身上,鐵製的比木製的維護費用為低,因為木較容易被蛀蝕。

歷史

[编辑]

大型鐵身帆船大多是在1870年代至1890年代製造,正值工業革命時期,受到大量的開採而便宜起來,蒸汽機因而變得普及,而受到蒸汽輪船的競爭。在當時,鋼製的船身也逐漸取代鐵製的船身。而帆船的運作是需要一大群船員控制帆的升降(蒸汽船則只須考慮鍋爐及燃料的操作),所以運作費用也較為昂貴,而且和其他帆船一樣,大型鐵身帆船也是需要仰賴氣候,風向等條件作業,所以比起輪船,是不太可靠的。故蒸汽船為當時航運首選,而當時英國的遠洋船也是以蒸汽船為主。可是蒸汽船造價較高昂,故法國、德國等地就以大型鐵身帆船作為其主要遠洋船隻。在德國的Flying-P-Liner及法國的Borde & Fils是使用大型鐵身帆船的著名船運公司。

大型鐵身帆船主要在沒有煤及水的偏遠港口利用為運輸工具,如在澳洲地區協助運送羊毛、穀物或在一些偏遠的太平洋島嶼運輸海鳥糞,還有在南美協助運輸硝石。它偶而亦會用作運送一些較為易碎的貨物,如玻璃,因為帆船的震動程度比蒸汽輪船來得要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少大型鐵身帆船被炸毀或遺失了,蒸汽船普及後,新建的大型鐵身帆船的數目變得更少,為該類帆船短暫的活躍期劃上了句號。最後一艘建造的这類船隻為德国的帕多瓦號(Padua),在1926年由德國所建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赔偿给苏联,現名為克魯森施滕號英语Kruzenshtern (ship),作為海上训练學堂之用。不过,直至1930年代,大型鐵身帆船依然主要用作商業運輸(雖然這已是夕陽行業)。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某些地方,如芬蘭也仍然使用該類帆船作為貨運用途的。

現時僅存的大型鐵身帆船為數不多,大多用作展示之用,如波美拉尼亞號英语Pommern (ship),而克魯森施滕號則作為海上學堂,在世界各地航行;在日本的日本丸[1],也是同類的帆船。

資料來源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07-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