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哈維·米爾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夏菲·米克
哈維·伯納·米爾克
Harvey Bernard Milk
美國著名同志運動拓荒者,也是美國政壇第一位公開同志身份的人。
舊金山市監督委員會第5選區委員
任期
1978年1月8日—1978年11月27日
前任
继任哈利·布利特(Harry Britt,指派,非補選)
选区卡斯楚街
Haight-Ashbury,
Duboce Triangle,
Noe Valley
个人资料
出生(1930-05-22)1930年5月22日
 美国紐約州伍德米爾英语Woodmere, New York
逝世1978年11月27日(1978歲—11—27)(48歲)
 美国加州舊金山
国籍 美国
政党民主黨
居住地加州舊金山
母校奧爾巴尼大學
宗教信仰猶太教

哈維·柏拿·米爾克(英語:Harvey Bernard Milk,1930年5月22日—1978年11月27日),美國LGBT權利運動人士,也是美國政壇中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政治人物。他在1978年就任舊金山市監督委員會第五區的委員。

米爾克在紐約州出生與長大,很早就已經知道自己的同性戀傾向,但一直到40歲從政時均從未出櫃。一開始他選擇從商,常常換工作,總是靜不下來,也耐不住無趣的事物。1972年,哈維移居加州舊金山,在卡斯楚街落腳。在當時,數量眾多的男女同性戀在该区居住。哈維在卡斯楚開了一家攝影店,並在1973年決定參選市監督委員會委員。這一次的參選讓當時的同性戀組織和保守派有如芒刺在背,因為哈維對同性戀權利看法與爭取的做法,與他們截然不同。哈維直言敢說,個性又急,精力旺盛,有時又是一副魯莽的樣子。他巧妙地政治宣傳手法,成功地擄獲媒體的焦點與選民的選票,只可惜仍是落選。他又接連參選了兩次,但並未選上。後來他也曾參選加州州眾議院議員,讓他的知名度大增。他自稱自己為「卡斯楚街市長」,帶領同性戀者进行政治運動,對抗保守派反對同性戀的立法。在1977年,舊金山市改變委員會的參選制度[1],哈維終於當選市政監督委員會第五區的委員。

米爾克擔任市議員只有十個月,主要的職責是負責推動同性戀權益的法令。在1978年11月27日,哈維與當時的市長乔治·莫斯科尼丹·懷特射殺身亡。懷特與哈維同屆當選的新科委員,但因與市長莫斯科尼不和,承受不了壓力,遂而辭職。後來卻又反悔想要重返委員會,但市長卻遲遲不同意[註 1],因而埋下殺機。

米爾克在舊金山市名留青史,同時也成為美國同志權利運動的代表性人物。在哈維之前,在舊金山的政治風氣一直是要求同志與民主黨內的保守派政客合作,其主要思維是以壓抑換取真正的目的。哈維的做法則是截然不同,他鼓勵同志族群在舊金山逐漸壯大的影響力,相互扶持,勇敢出櫃。在當時,對於美國還未決定通過從政追尋自我權益的同志族群,哈維成功的事蹟,給他們帶來了無比的希望。

年輕時期與教育

[编辑]
24岁的米爾克

米爾克在1930年5月22日生於紐約州長島伍德米爾英语Woodmere, New York,父親是威廉·米爾克,母親是米那娃·米爾克,雙親都是來自歐洲猶太人。小時候,因為哈維的招風耳與一雙大腳,還有常常在學校耍寶,眾人常常戲弄調侃他。在求學時期,哈維除了玩美式橄欖球以外,也产生了對歌劇的熱愛。在青少年時期的他,就已經認同自己的同性戀傾向,但並未出櫃。在畢業紀念冊中[註 2],他自己寫到:「大家都說,機靈的哈維.米爾克與女生從來就沒有辭窮的時候」[2]

1947至1951年,米爾克到紐約州奥尔巴尼就讀紐約州立師範學院,主修數學,哈維也幫校报撰稿。當時的他,已經贏得眾人對他的好感,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合群又友善的學生。沒有人曾經懷疑過他的性頃向。有一個人說過:「沒有人认為他是同性戀,他是男人中的男人。」 [3]韓戰時期,哈維加入美國海軍,駐紮在加州聖地牙哥,最高曾經升到上尉,並於1955年退伍[註 3]

職業生涯

[编辑]

米爾克最早在長島的喬治休利特高中英语George W. Hewlett High School教書。1956年,哈維在紐約皇后區同性戀者經常聚集的地點之一,即傑克比‧里斯公園英语Jacob Riis Park,認識了比他年輕七歲的喬·坎貝爾(Joe Campbell),之後哈維也熱情地追求喬。在他們開始同居之後,哈維都還不時寫浪漫情詩和紙條給喬[4]。這對情人不久後便厭倦了紐約,決定搬到德州;可是在那又不開心,於是他們又搬回紐約。回到紐約後,哈維在紐約一家保險公司找到一份精算師的工作[5]。喬坎貝爾與米爾克的戀情達六年之久,這也是哈維最久的戀情。哈維早先試著把他的私人生活與工作和家人分開。但是對紐約再度感到倦煩又單身的米爾克,便向他在邁阿密的女同性戀朋友提出結婚的想法,覺得這樣一來解決了 “表面上的問題….又不會阻饒彼此追求幸福.”[5]然而,最後他還是決定留在紐約,並繼續隱密地追尋同性戀情。

華爾街時期

[编辑]

在1962年,米爾克與他年輕十歲的克來格·羅德威爾(Craig RodWell)交往。哈維對羅德威爾大獻慇懃,每天早上一通電話叫羅德威爾起床,送傳情的小紙條。但是後來哈維漸漸對羅德威爾興致全失,主要是因為羅德威爾積極地參與同性戀組織紐約馬塔辛會英语Mattachine Society的活動。而且羅德威爾曾經因為在里斯公園煽動暴力與過度暴露[註 4],被警方逮補,在監獄待了三天。在哈維警覺到羅德威爾有故意挑釁警方的傾向後,這段戀情便劃下了句點[6]

米爾克突然由保險公司離職,改到一家在華爾街的公司當研究員。在新公司內,儘管哈維經常對資深員工出言不遜,但卻一路高昇。哈維在職場上才氣十足,也很成功,但同事間都隱約覺得他的心思沒有放在工作上[7]。 哈維的朋友都看出來他的個性:在職場上,哈維無法忍受一成不變與無趣。在情場上,哈維則是一再選擇比他年輕很多,又需要別人時時照顧的男孩子。此時,哈維開始跟傑克·馬金利(Jack Galen McKinley)開始交往。傑克原來是湯姆·歐海根的舞台經理(Tom O'Horgan,湯姆最早是實驗劇場的製作人,後來成為百老匯舞台剧的製作人)。在1964年,米爾克後說服傑克加入保守派共和黨高華德總統競選團隊。這一段感情也是風波不斷,傑克經常放話,威脅哈維,要是哈維不多花點時間在他身上,他就要自殺[8]。 為了讓傑克放棄自殺的念頭,哈維帶他到醫院去探視一個自殺未遂的人。

這個尋短的人其實就是前任男朋友喬·坎貝爾(Joe Campbell)。喬在他的男朋友比利·希普(Billy Sipple)拋棄他之後,便企圖自殺。雖然哈維與喬已經分手,但仍保持朋友關係。在當時,哈維並不是很認同喬坎貝爾與比利的感情,所以對喬坎貝爾的消沉也不是很能了解[9]

移居舊金山

[编辑]

卡斯楚街

[编辑]

舊金山市市場街卡斯楚街的路口附近的地區就叫做尤瑞卡丘區(Eureka Valley)。幾十年來,這個地區是愛爾蘭人的聚集地,這些人是保守的天主教徒,也多是藍領階級。慢慢地在1960年代,一些有小孩的年輕夫婦家庭開始在柏克萊奧克蘭的郊區定居。當時的市長喬瑟夫阿李奧多(Joseph Alioto)的政策是吸引開發業者與天主教徒到舊金山居住。這樣的政策,造成多數藍領工人,不得不搬離卡斯楚街與舊金山,間接刺激了教育程度較高的白領階級搬到舊金山來住。很多被海軍強迫退伍的同性戀士兵,就留在舊金山這個海港城市,以此為家,不願回到家鄉遭受排擠。截至1969年,舊金山成為美國擁有最多同性戀人口的城市。就連當時美國心理學院委託金賽協會普查同性戀時,金賽協會就選定舊金山來進行研究。[10]在1963年,當第一家同性戀酒吧在此地開始營業,藍領階層急於搬走,爭先恐後地出賣房子,造成房價跌到谷底。很多本來想要搬到標榜"自由性愛"(Free Love)舊金山海特區(Haight)的嬉皮人士,因為對海特區的高犯罪率有所顧慮,於是改在此地購買一些廉價的維多利亞式房子。

哈維在1969年跟隨著數以千計男同性戀的腳步,來到了舊金山。當年,哈維是跟著一家百老匯巡迴演出演出歌舞劇《毛髮》(Hair)的劇團,來到舊金山。他的男朋友傑克馬金利因為要負責歌舞劇《超級巨星基督耶穌》(Jesus Christ Superstar)的開幕,而留在紐紐市。兩個人風風雨雨的戀情因此正式結束。這次的旅程讓哈維對舊金山非常迷戀,於是在當地的一家投資公司找了一份工作,決定在此定居。在1970年,哈維因為不滿美國入侵柬埔寨(U.S. invasion of Cambodia),為了抗議於是開始留起長頭髮。當公司要求他剃掉長髮時,哈維拒絕,因此被公司辭退。[11]

改革之路

[编辑]

當時仍為保守的舊金山,政治改革是一條漫長之路。當時連口交都屬於刑法重罪,光是在1970年,就有將近90個人因為觸犯此一法律而鋃鐺入獄。同性戀更是不得了,要是被查到在租來的公寓裡,有同性的性行為,租客就會被趕出去,到同志酒吧會被逮捕。因為這樣,很多男同性戀選擇到晚上公園裡做愛。當時市長喬瑟夫為了爭取天主教徒的支持,將掃蕩公園公開性行為列為第一要務。光是在1971年,舊金山就有2800位男同性戀因為公共場所性行為而被逮捕,同年在紐約市,因此罪名入獄的只有63人。[12]因為這樣入獄的人,會被註冊為性犯罪人士。[13]

在1971年,哈維回到紐約市,在歐海根戲院公司(O'Horgan's theater company)任職助理製作人,籌備 "Eve Merriam's Inner City" 與 "Lenny" 兩齣戲系。[14] 根據一篇來自《紐約時代》的詳盡報導指出,哈維當時在戲院公司的工作屬於跑龍套的一般助理。[15]

從政之路

[编辑]

連續地參選

[编辑]

1973年、1975年兩度競選舊金山市監督委員會,自稱「卡斯楚街市長」,但落選。

參選加州州議員

[编辑]

1976年競選美國加州州眾議會議員未成功,知名度提高。由於競選,米爾克收到愈來愈多的暴力死亡威脅。他擔心被作為暗殺的目標,他在磁帶上記錄他的想法,若不幸被暗殺想有人接替他。他補充說:「如果子彈射穿我的大腦,那願這顆子彈能摧毀每一扇櫃門。」

最後一次競選

[编辑]

非同性戀社區通常接受了它。今日舊金山是什麼,它正變成什麼,反映了活力與同性戀社區組織及未來發展走向融合的努力,在美國城市之政治進程中最知名的創新生活方式。 -紐約時報,1977年11月。

安妮塔·布萊恩的公共宣傳反對同性戀和同性戀權利多重挑戰,在美國助長舊金山的同性戀政治。卡斯特羅17名候選人進入下一輪市政監督委員會選舉;其中一半以上是同性戀。紐約時報發表一篇文章揭露了同性戀人名副其實「入侵」舊金山,估計這個城市的同性戀人口為10至20萬,城市總共75萬人。米爾克傳記作者藍迪指出,「更廣泛的歷史性力量」是他的競選活動能量來源。

米爾克最成功的對手是安靜的、思慮周全的律師里克斯托克斯,為Alice B. Toklas民主紀念俱樂部背後支持。斯托克斯早已在米爾克之前公開他是同性戀,並經歷了更嚴重的治療,一旦住院,被迫忍受電擊療法來治療他。然而米爾克,更具表現力的角色的同性戀者,他們議題在舊金山的政治。斯托克斯被引述說,「我只是一個商人碰巧是同性戀」,並表示任何正常的人也可以是同性戀者。米爾克的對比民粹主義哲學是傳達給紐約時報:「我們不想同情自由派,我們希望同志代表同志 ...我代表街上的同性戀人,14歲自聖安東尼奧離家出走。我們為了彌補數百年的迫害。我們必須讓希望那個可憐的孩子離家出走,從聖安東尼奧。他們去酒吧,因為教會有敵意。他們需要希望!他們需要一塊派!」

其他同樣重要的原因是米爾克:他推動更大、更便宜的托兒設施,免費的公共交通,以及發展一個委員會來監督警察。他把握每一個機會提出鄰里的重要問題。米爾克用同樣的競選策略,狂躁一如以往的競選:人力舉廣告牌、數小時的握手、數十同志的發言,呼籲人們有希望。這一次,連舊金山紀事報都贊同他的競選。

在17名候選人中,他贏得了30%選票,他的勝利顯而易見。米爾克乘坐競選經理的摩托車,被警長Richard Hongisto護送抵達卡斯特羅街,報紙報導說是一個「混亂和移動式歡迎」。

舊金山市監督委員會任內

[编辑]

米爾克的宣誓儀式登上了國家的頭條新聞,因為他成為第一位新任出櫃同性戀男子在美國贏得選舉公職。他比作自己開拓非洲美國棒球運動員傑基魯濱遜,走到大會堂挽臂與傑克里拉,說:「你可以站在一旁將磚頭扔在Silly廳或者你可以把它結束了。好了,我們在這裡。」卡斯特羅區並不是唯一基層市民提升到新的城市政治。與米爾克宣誓就職也是單身母親(卡羅爾露絲銀)、華裔美國人(湘飾)和一個非洲裔婦女(艾拉山雙雄),為全市所首創。丹·懷特,一前警官和消防隊員,也是新科委員,他談到他是多麼的自豪,他的祖母能看到他宣誓就職。

米爾克的能量,黑色幽默親和力,和不可預測性,有時憤怒市監督委員會主席黛安·范士丹。在他的第一次見到市長莫斯克尼,米爾克稱自己為「頭號女王」,並告訴莫斯克尼,如果他想這個城市的同性戀選票占四分之一舊金山的投票人口,他必須要透過米爾克而不是Alice B. Toklas紀念民主俱樂部。然而,米爾克也成為莫斯克尼在委員會最親密的盟友。米爾克憤怒的最大目標是大型企業和房地產開發商。他發怒停車場預定的地點靠近市中心區的住宅,並試圖對居住城外的通勤上班族通過稅收,開車工作將不得不支付他們的城市服務使用費。米爾克往往願意投票反對范士丹和其他終身委員。在他任內早期的一個爭議,米爾克同意另一個議員丹·懷特,位於卡斯特羅兩英里以南之一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機構,不應該設置在那裡。米爾克之後得知更多有關設施,他決定改用他的選票,從而確保懷特在這議題上的失敗。懷特並沒有忘記它。他反對每一項米爾克倡議或支持的議題。

米爾克他的任期開始主辦了一次民權法案,禁止基於性取向的歧視。該條例被稱為「最嚴格,包括在國家」,據紐約時報稱其證明「日益增長的政治權力的同性戀者」。只有委員懷特投了反對票;市長莫斯克尼接過米爾克給他的淡藍色鋼筆,雀躍地簽署成為法律。

第二項法案,米爾克目的是要解決根據最近一項全市民意調查的頭號問題:狗糞便。宣誓就職一個月之內,他開始草擬一項條例,規定狗飼主舀他們寵物的糞便。被稱為「掃大家的興貝耙法」,其由監督委員會認可,廣泛透過舊金山電視和報紙傳播。米爾克競選經理安妮Kronenberg,稱他為"a master at figuring out what would get him covered in the newspaper"。他邀請記者們到Duboce公園解釋為何是必要的,而相機拍攝不斷,臨危受命,似乎誤打誤撞。不過,他的員工知道他已花一個小時在公園尋找記者招待會合適的地方,走在攝影鏡頭前。這使他贏得了他任期內最多的粉絲郵件,也登上國家新聞。

米爾克和里拉分開的這時候,里拉稱他在幾個星期後,要求米爾克來到他的公寓。當米爾克到了,他發現里拉上吊自殺了。里拉罹患嚴重憂鬱症,里拉對安妮塔布萊恩和約翰布里格斯活動感到厭煩。

黑色星期一

[编辑]

1978年11月27日早晨,懷特通過地下室的窗戶進入了舊金山市政廳,避開金屬探測器以藏匿他身上攜帶的槍枝。他要求和市長再見面談論有關復職之事,可是被輕率的拒絕。之後懷特勃然大怒,對市長開槍射擊英语Moscone–Milk assassinations,再到議員辦公室把米爾克殺害,兩人不幸身亡。

電影

[编辑]

他的生平曾數次被翻拍成電影,包括紀錄片《哈维·米尔克的时代》及2008年上映的電影《米尔克》。《米尔克》由葛斯·范·桑導演,而當中飾演米爾克的西恩·潘更憑藉此次的演出在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贏得最佳男主角獎

傳記

[编辑]
  • Clendinen, Dudley, and Nagourney, Adam (1999). Out for Good: The Struggle to Build a Gay Rights Movement in America, Simon & Schuster. ISBN 0-684-81091-3
  • de Jim, Strange (2003). San Francisco's Castro, Arcadia Publishing. ISBN 978-0-7385-2866-3
  • Duberman, Martin (1999). Left Out: the Politics of Exclusion: Essays, 1964-1999, Basic Books. ISBN 0-465-01744-4
  • Hinckle, Warren (1985). Gayslayer! The Story of How Dan White Killed Harvey Milk and George Moscone & Got Away With Murder, Silver Dollar Books. ISBN 0-933839-01-4
  • Marcus, Eric (2002). Making Gay Histor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SBN 0-06-093391-7
  • Shilts, Randy (1982). The Mayor of Castro Street: The Life and Times of Harvey Milk, St. Martin's Press. ISBN 0-312-52330-0
  • Weiss, Mike (1984). Double Play: The San Francisco City Hall Killings,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0-201-09595-5

爭議

[编辑]

哈維·米爾克曾向總統吉米·卡特寫信,表達了對後來產生了瓊斯鎮慘案的人民聖殿教的支持, 他聲稱人民聖殿教創立者吉姆·瓊斯具有極高的人格品質,但有些人試圖用無恥的謊言詆毀吉姆·瓊斯 [16]。瓊斯鎮慘案發生後的第九天,哈維·米爾克遇刺身亡。

註記

[编辑]
  1. ^ 根據舊金山市法規規定,若委員無法完成任期,市長得指派人選代替,不再補選。頁面存檔. [200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9). 
  2. ^ 此處指year book。在美國,有的中學每年重新編班一次,就會編輯該年的紀念冊。
  3. ^ 雖然哈維後來在參選時,宣稱因為他的同性戀傾向,而被部隊強迫退伍,但是傳記作者藍迪·須利特英语Randy Shilts卻對他的說法存疑。藍迪認為,當時的哈維在政治活動上並不活躍,而且根據一些跡象顯示,哈維當時還曾經試圖掩飾他的同性戀傾向 (傳記第十六頁)。歷史學家凱倫·佛斯英语Karen A. Foss也對藍迪的看法提出佐證。凱倫認為哈維的退伍與他的性傾向一點關聯也沒有,凱倫認為,哈維的作法是很常見的競選手法。參見Queer Words, Queer Images一書第21頁的參考文獻。
  4. ^ 當時的法律規定男人的泳裝要由肚臍蓋大腿膝蓋處。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在1977年之前,與1980年到2000年之間,委員的選舉制採單一選區(整個舊金山為一個選區)。在1977年到1979年,與2000年之後,選舉制將舊金山依據人口劃分為十一個選區,分別選出該區的委員,以確保該區的立法代表權,存档副本. [2009-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9). 
  2. ^ "Glimpy Milk—and they say WOMEN are never at a loss for words". Shilts, p. 9.
  3. ^ Shilts, p. 14.
  4. ^ Shilts p. 20.
  5. ^ 5.0 5.1 "Historical Note", The Harvey Milk Papers: Susan Davis Alch Collection (1956–196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n Francisco Public Library.
  6. ^ Shilts, p. 24–29.
  7. ^ "Harvey Bernard Milk." Dictionary of American Biography, Supplement 10: 1976-1980.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95.
  8. ^ Shilts, p. 35–36.
  9. ^ Shilts, p. 36–37.
  10. ^ Clendinen, p. 151.
  11. ^ Shilts, p. 38–41.
  12. ^ Shilts, p. 62.
  13. ^ Clendinen, p. 154.
  14. ^ Barnes, Clive (December 20, 1971). "Theater: The York of 'Inner City'", The New York Times, p. 48.
  15. ^ Gruen, John (January 2, 1972). "Do You Mind Critics Calling You Cheap, Decadent, Sensationalistic, Gimmicky—", The New York Times, p. SM14.
  16. ^ 1978年2月19日給吉米·卡特總統的信. [2023年3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0月28日).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