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营之围
黑水营之围,清高宗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在平定回部之战中,大小和卓在叶尔羌城外围困清军定边将军兆惠黑水营的作战。
经过
[编辑]叶尔羌之战
[编辑]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八月,定边将军兆惠奉命由伊犁(今新疆伊宁)率军南下,指挥清军平定回部大小和卓之乱。自兆惠南下一月有余,阿克苏、乌什、和阗望风而降,致使其错判形势,轻敌冒进。霍集斯向兆惠提议:先攻占叶尔羌,截住大小和卓出逃之路;再进兵喀什噶尔,则波罗尼都自当归降。于是兆惠不等纳穆札尔、石三泰的主力抵达,派副将富德驻守阿克苏,为第二梯队,自率马步兵4000多人往攻小和卓霍集占所在的叶尔羌城(今新疆莎车),爱隆阿、户部侍郎明瑞、霍集斯、端济布、噶岱默特等从行。乾隆帝也认为“回部各城迎降相继,大功可计日而成”,开始考虑各城伯克人选,以及驻兵屯田等事宜。又令章嘉呼图克图写信给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东南)头人,若大小和卓逃至彼处,“即擒解前来”,“断不可容留疏纵”。九月,乾隆帝令在哈萨克追剿叛军的参赞大臣富德前往阿克苏策应兆惠。又起用舒赫德为头等侍卫,并增派察哈尔兵700人、绿营兵300人赴阿克苏,归舒赫德统领。霍集占退回喀什噶尔后,波罗尼都怨其轻举妄动,招致清军征讨。于是霍集占前往叶尔羌驻守,坚壁清野,并散布谣言称清军已将霍集斯杀害,且要来杀尽回人。叶尔羌城周长10余里,城门12座。和卓兵在清军必经的城东五里处,挖沟筑台、以为屏障,坚壁清野。十月初三日,兆惠率军抵达齐阿里克,距叶尔羌城四十里,隔河扎营;派出左、右两兵,抢占了城东土台,控制进出要道。十月初六日,清军分七队攻城。霍集占的骑兵出北门突击,击溃了清军中的索伦兵,但被清军健锐营击败,于是固守不出。兆惠由于兵力不足不能围城,便令爱隆阿、侍卫奎玛岱领兵800人北上防范喀什噶尔来援,并接应纳穆札尔、石三泰的援军。
通古思鲁克之战
[编辑]兆惠见叶尔羌防守严密,便拨出800人交给副都统爱隆阿,命他前往东南方向,防御盘踞在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的大和卓波罗尼都,其余兵力密切监视叶尔羌,待机再战。当时清军获得情报,城南英額齊盤山下有回人牧群。兆惠决定去劫羊群,来补充给养,而且诱敌出城作战。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十三日,兆惠率1000多骑兵南进。清军行至黑水(維吾爾語稱黑水為喀喇烏蘇),夺得桥头,登桥奔驰。没想到刚过桥400多人,桥就断了,叶尔羌城中冲出和卓军5000骑兵、1万步兵,两翼围攻清军。清军人自为战,游水回营,兆惠两次更换战马,面胫都受伤。直至夜晚,回兵方退回城中。此战清军阵亡100余人,数百人受伤,西寧鎮總兵高天喜、副都統三格、護軍統領鄂實、監察御史何泰、侍衛特通額等战死,马匹陷入泥沼中甚多。十月十四日,霍集占组织军队向黑水营(在今新疆澤普縣古勒巴格鄉吐格貝西村一帶)发动攻击。兆惠指挥清军边作战、边筑起临时工事,战斗持续了五昼夜。兆惠派出5名士兵,分别往阿克苏告急,驻阿克苏头等侍卫舒赫德上奏飞报朝廷。乾隆帝命靖逆将军纳木札尔前去救援。防御喀什噶尔的副都统爱隆阿奉兆惠之命,回到阿克苏催促援军,遇到纳木札尔率领的200名骑兵,爱隆阿劝他等到大兵到达后再进军,纳木札尔没有听从,在途中全军覆没。霍集占见久攻不下,便改为长期困困。黑水营从十月至次年正月,进行了长期艰苦的防御战。当时天寒地冻,清军弹尽粮绝,援军不至,士兵只得焚煮馬鞍、皮革,甚至掠取当地平民,杀死后作为食物。和卓军在上游决河灌营,被清兵導入戰壕排至下游,反而便於清兵汲水。清军营地附近林木众多,和卓军枪弹齐下后,清军砍掉林木,从树干中可挖出数万颗弹丸,足以补充弹药。后来清军挖水井,掘窨粮,终于得以补充给养。十一月,回疆以西的布鲁特(柯爾克孜人)頭人納喇巴圖、流亡的額爾克和卓額色尹抢掠了喀什噶尔所属的英吉沙尔城(今新疆英吉沙),这时正好黑水营清军纵火焚烧两座回营,霍集占以为清军与布鲁特人有约,怕被前后夹击,于是攻打黑水营稍缓。
呼尔𫞩大捷
[编辑]黑水营坚守时,清军调兵增援。驻阿克苏的定右副将军富德与侍卫舒赫德在巴尔楚克(今新疆巴楚)合军,共率三千多军队,冒雪来援。巴里坤办事大臣阿里衮领兵六百,押解二千匹马、一千头骆驼,兼程来援,与爱隆阿所部会合。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初六日,富德、舒赫德所部在呼尔𫞩,遭遇从叶尔羌城前来的五千名和卓军,连战四天,清军且战且进。正月初九日,富德、舒赫德部已接近黑水营,被和卓军所围。阿里衮、爱隆阿率部赶到,拉开横阵,两军会合作战,和卓军退往叶尔羌。兆惠在黑水营得知援兵已到,立即组织属下突破包围圈,杀敌一千余人,烧尽敌军堡垒。和卓军大败,退回叶尔羌城。正月十四日,兆惠军与援军会师,撤回阿克苏[1]。
相关文艺作品
[编辑]金庸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提及了黑水营之围,但是除了清军的统帅是兆惠以外,其他情节都不符合历史记载。和清军为敌的不是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而是木卓伦、霍青桐父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