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十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十地菩薩

十地(daśa-bhūmi),佛教術語,指大乘佛教修菩薩道的修行者,所要經歷的十個修行階段,出自於《十地經》,後來集入《華嚴經》中,而稱為十地品。

按照《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楞嚴經》等之說法,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要經過「十信」[1][2]、「十住」[3][4][5]、「十行」[6][7]、「十迴向」[8][9]等四十階位修行福德(puṇya)與智慧(jñāna)資糧,然後進入「十地」中[10]修學。

法相宗的說法,十信至十迴向皆攝屬「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十地見道菩薩後的「修習位」,妙覺菩薩為成佛的「究竟位」。藏傳佛教同樣在「修習位」中安立「十地」[11]

不過在《華嚴經》中,雖提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但是採分別陳述的方式。因此,十住與十地有可能原本是並列而獨立的修行階位系統。在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經論,幾乎不會提到十行與十迴向,而以「十住」或「十地」為主[12]

部派佛教的十地

[编辑]

部派佛教中,有「十地」說。如『修行本起經』說:「積德無限,累劫勤苦,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太子瑞應本起經』(可能屬化地部)說:「修道德,學佛意,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過去現在因果經』說:「功行滿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補處」。這些不明部派的佛傳,都說到了十地[13]

大眾部說出世部律典《大事英语Mahāvastu》記載的十地為:

  1. 難登地(durārohā)
  2. 結慢地(baddhamānā)
  3. 華莊嚴地(puṣpamaṇḍita)
  4. 明輝地(rucirā)
  5. 廣心地(cittaviatarā)
  6. 妙相具足地(rūpavatī)
  7. 難勝地(durjayā)
  8. 生誕因緣地(janmanideśa)
  9. 王子位地(yauvarājytā)
  10. 灌頂地(abhiṣeka)

華嚴十住

[编辑]

大乘初期的菩薩行位,是十住(Daśa-vyavasthāna),與大品般若經〈發趣品〉中未標示名號的十地說相通[14]。十住是:

  1. 初發心住(prathamacittotpādika)
  2. 治地住(ādikarmika)
  3. 修行住(yogācāra)
  4. 生貴住(janmaja)
  5. 方便具足住(pūrvayogāsampanna)
  6. 正心住(śuddhādhyāśaya)
  7. 不退住(avivartya)
  8. 童真住(kumārabhūta)
  9. 法王子住(yauvarājya)
  10. 灌頂住(abhiṣeka)

華嚴十地

[编辑]

大乘佛教中最廣為通行的菩薩修行位階為華嚴十地,大乘論師龍樹世親都對《十地經》作過注解。十地是:

  1. 歡喜地 (Pramuditā-bhūmi)
  2. 離垢地 (Vimalā-bhūmi)
  3. 發光地 (Prabhākarī-bhūmi)
  4. 焰慧地 (Arciṣmatī-bhūmi)
  5. 難勝地 (Sudurjayā-bhūmi)
  6. 現前地 (Abhimukhī-bhūmi)
  7. 遠行地 (Dūraṃgamā-bhūmi)
  8. 不動地 (Acalā-bhūmi)
  9. 善慧地 (Sādhumatī-bhūmi)
  10. 法雲地 (Dharmameghā-bhūmi)

第一地 歡喜地

[编辑]

又作極喜地、喜地、悅豫地。主欢喜正法,并先知十地样貌,如知到彼方道路。
「菩薩圓滿十迴向後,成就一分道種智,復勇發十無盡願。何等為十?一眾生不可盡。二世界不可盡。三虛空不可盡。四法界不可盡。五涅槃不可盡。六佛出世不可盡。七諸佛智慧不可盡。八心所緣不可盡。九起智不可盡。十世間轉法轉智轉不可盡。若眾生盡。我願乃盡。若世界。虛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諸佛智慧。心所緣。起智。諸轉盡。我願乃盡。而眾生實不可盡。世界。虛空法界涅槃。佛出世。諸佛智慧。心所緣。起智。諸轉。實不可盡。我諸願善根亦不可盡。」[15][16]

八識心王,親證五法〈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真如五正智〉[17][18]
三自性〈說三自性者。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19][20]
兩種無我法〈人無我相、法無我相〉[21]
七種第一義〈有七種第一義。所謂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見境界。超二見境界。超子地境界。如來自到境界。〉[22]
七種性自性〈有七種性自性。所謂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23]
成通達位菩薩[24]

復又永伏性障如阿羅漢[25], 但不俱斷,能證慧解脫而不取證,由大願故留惑潤生,盡未來際終不取無餘涅槃,利樂眾生永無止息。[26] 此地主修法施波羅蜜多百法明門,證猶如鏡像觀[27],滿初地心。

離垢地

[编辑]

又作無垢地、淨地。初地功德圓滿後,再成就一分道種智而入二地。这一阶段主发愿,舍弃自我之心,不舍一切众生。并应多闻佛法。《十住經》:

二地亦主修戒波羅蜜及一切種智。

滿心位成就猶如光影現觀,戒行自然清淨,因戒行清淨圓滿故,所以稱名離垢地

發光地

[编辑]

又作明地、有光地、興光地。二地滿心後再證一分道種智,故入三地。

成就俱解脫果而不取涅槃,留惑潤生。滿心位成就猶如谷響現觀及無量妙定意身生。

焰慧地

[编辑]

又作焰地、增曜地、暉曜地。由三地再證道種智一分故入四地。

難勝地

[编辑]

現前地

[编辑]

遠行地

[编辑]

不動地

[编辑]

善慧地

[编辑]

法雲地

[编辑]

共三乘十地

[编辑]

大品般若經》列出了「共三乘的十地」,用以表示聲聞乘菩薩道在修行階段的對應關係,其名稱是: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

按《大智度論》的解說,無生法忍—八人地(相當於聲聞見道十五心須陀洹向),阿鞞跋致地—見地(相當於聲聞須陀洹果)。而菩薩地即為「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又或者「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又或者「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 乾慧地有二種:一者聲聞;二者菩薩。聲聞人獨為涅槃故,勤精進,持戒心清淨,堪任受道;或習觀佛三昧,或不淨觀,或行慈悲、無常等觀,分別集諸善法,捨不善法;雖有智慧,不得禪定水,則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於菩薩則初發心乃至未得順忍。
  2. 性地者,聲聞人從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
  3. 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薩位。
  4. 見地者,初得聖果,所謂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鞞跋致地。
  5. 薄地者,或須陀洹,或斯陀含,欲界九種煩惱分斷故;於菩薩過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斷諸煩惱,餘氣亦薄。
  6. 離欲地者,離欲界等貪欲諸煩惱,是名阿那含;於菩薩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
  7. 已作地者,聲聞人得盡智、無生智,得阿羅漢;於菩薩成就佛地。
  8. 辟支佛地者,先世種辟支佛道因緣,今世得少因緣出家,亦觀深因緣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迦秦言因緣,亦名覺。
  9. 菩薩地者,從乾慧地,乃至離欲地,如上說。復次,菩薩地,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有人言: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
  10. 佛地者,一切種智等諸佛法,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四念處》卷3:「菩薩修十信。初心即具十行。經云。十法為道。一信有十。十信有百。乃至十地只是十法。」(CBETA, T46, no. 1918, p. 570, c22-24)
  2. ^ 教觀綱宗》卷1:「觀行即者。外凡十信位也。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迴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願心.既先仰信中道。且用生滅因緣觀。伏三界見思煩惱。故名伏忍。與通乾慧性地齊。」(CBETA, T46, no. 1939, p. 940, c1-5)
  3. ^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佛告敬首菩薩。佛子。吾今略說名門中一賢名門。所謂初發心住。未上住前有十順名字。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心。心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門。常發無量有行無行大願。得人習種性中廣行一切願。」(CBETA, T24, no. 1485, p. 1011, c2-9)
  4. ^ 四教義》卷9:「十住即是習種性位。從此已去盡三十心解行位。悉是別教之內凡性地。柔順忍位也。約別教義推如煗法。」(CBETA, T46, no. 1929, p. 752, c3-5)
  5.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8:「菩薩摩訶薩十住行。去來現在諸佛所說。何等為十。一名初發心。二名治地。三名修行。四名生貴。五名方便具足。六名正心。七名不退。八名童真。九名法王子。十名灌頂。諸佛子。是名菩薩十住。」(CBETA, T09, no. 278, p. 444, c27-p. 445, a2)
  6. ^ 《四教義》卷9:「十行者。即是性種性。別教義推如頂法也。」(CBETA, T46, no. 1929, p. 752, c5-6)
  7.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1:「菩薩有十行。三世諸佛之所宣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行。二者饒益行。三者無恚恨行。四者無盡行。五者離癡亂行。六者善現行。七者無著行。八者尊重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實行。是為十行。」(CBETA, T09, no. 278, p. 466, b26-c2)
  8. ^ 《四教義》卷9:「十迴向即道種性。別教義推如忍法。世第一法也。」(CBETA, T46, no. 1929, p. 752, c6-7)
  9. ^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佛子。十迴向心者。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相迴向心。二不壞迴向心。三等一切佛迴向心。四至一切處迴向心。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心。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心。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心。八如相迴向心。九無縛解脫迴向心。十法界無量迴向心。」(CBETA, T24, no. 1485, p. 1014, a9-14)
  10. ^ 十地經》卷1:「唯諸佛子是菩薩願。決定無雜不可照了廣大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能救一切諸有情類。唯諸佛子菩薩安處於此願中。方能入於過去諸佛世尊智地。乃能入於未來諸佛世尊智地。亦能入於現在諸佛世尊智地唯諸佛子一切菩薩有十智地。是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由此密意我作是言。何等為十一名極喜地。二名離垢。三名發光。四名焰慧。五名難勝。六名現前。七名遠行。八名不動。九名善慧。十名法雲。唯諸佛子。此名一切菩薩十地。」(CBETA, T10, no. 287, p. 536, a25-b6)。
  11. ^ 法王噶瑪巴2016年亞洲講經法席《心經》課程 (4). [2017-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修道」分成「菩薩十地」等等,每個層次裡面都有很多的細節.....「十地」跟「五道」有什麼差別呢?五道的範圍比較廣,而十地的範圍相對比較窄:因為就像剛剛說的,「十地」是以證悟空性,也就是以聖者菩薩來做的分類。五道的範圍,則不局限於聖者,還包括一些凡夫菩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五道所包含的範圍,是比較廣的。 
  12. ^ 水野弘元. 大乘初期至中、後期菩薩思想的變遷. 香光莊嚴. [2019-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6). 附帶一提,《華嚴經》之類的經典,最早也只以初期大乘「十住說」為菩薩的修行階位,而不採用華嚴「十地說」,這點從該經的主要章節〈入法界品〉所標示的修行階位即可看出。〈入法界品〉不但列出「十住說」為菩薩的修行階位,並且又在「初發心住」之前設置了「信行者」(信解者)。此「信行者」尚處凡夫位,一旦登上第一初發心就入了聖位,可見從這「十住」一開始的初發心住就被視為聖位菩薩。而〈入法界品〉中提出的菩薩修行階位,何以是「十住」而非「十地」呢?或許這是由於〈入法界品〉成立之時,普遍採用初期大乘「十住說」的菩薩階位,而且華嚴「十地說」尚未成立,或者還未被廣泛使用的緣故吧!....原本《華嚴經》中,雖也提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位階,但都是單獨的陳述,因此,十住與十地是個別的階位說,而十行與十迴向也未必就是修行階位。實際上,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經論,完全未提及十行與十迴向,而十住相當於大乘最初期所說的十地,在華嚴「十地說」流行以後,「十住說」就不再見於經論,從此就只採用「十地說」為菩薩的修行階位了。 
  13. ^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二項 菩薩修行的階位. [2017-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4. ^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2017-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8). 「中品般若」的「十地」,實為「十住」說。竺佛念所譯的『十住斷結經』,前四卷是十住說,也名為十地,如說:「十住菩薩於十地中而淨其行」。 
  15.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3(CBETA, T09, no. 278, p. 546, a20)
  16. ^ 《佛說十地經》卷1:「菩薩住此極喜地中。十大願門以為上首。引發圓滿百千阿僧企耶諸餘正願。是諸大願以十盡句而引發之。何等為十。所謂以有情界盡。以世界盡。以虛空界盡。以法界盡。以涅槃界盡。以佛興界盡。以入如來智慧界盡。以心所緣界盡。以智入佛所行界盡。以世間轉法輪智轉界盡。若有情界有斷盡者。是大誓願乃有斷盡。乃至若智轉界有斷盡者。是大誓願乃有斷盡。然有情界終無斷盡。此諸善根願無斷盡。乃至智轉界終無斷盡。此諸善根亦無斷盡。」(CBETA, T10, no. 287, p. 539, b17-28)
  17. ^ 顯揚聖教論》卷6(CBETA, T31, no. 1602, p. 507, a17)
  18. ^ 佛性論》卷2:「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別思惟。四聖智。五如如。前三是世間智。聖智是出世智。如如是無為境。為明此五法攝前三性故」(CBETA, T31, no. 1610, p. 794, b23-26)
  19. ^ 《顯揚聖教論》卷16(CBETA, T31, no. 1602, p. 557, b10-11)
  20. ^ 《顯揚聖教論》卷6:「三法者。謂三自體。一遍計所執自體。二依他起自體。三圓成實自體。」(CBETA, T31, no. 1602, p. 507, b2)
  21.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二覺相。人法無我相。究竟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得初地入百三昧。」(CBETA, T16, no. 670, p. 495, c4-6)
  22.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1(CBETA, T39, no. 1789, p. 351, b10)
  23.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CBETA, T16, no. 670, p. 483, b11)
  24. ^ 解深密經》卷3:「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CBETA, T16, no. 676, p. 699, b3-4)
  25. ^ 成唯識論》卷10:「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CBETA, T31, no. 1585, p. 54, a6-10)
  26. ^ 《顯揚聖教論》卷3:「一極喜地。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已於心增上法行善修治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現觀。得諸菩薩現觀。由正證得無上現觀故。諸大菩薩於此地中住增上喜。是故此地名為極喜。」(CBETA, T31, no. 1602, p. 491, b20-24)
  27. ^ 宗鏡錄》卷39:「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無礙行智。觀察無量廣大幻境。猶如影像。無增減故。」(CBETA, T48, no. 2016, p. 650, b12-14)
  28. ^ 《十住經》卷1:「諸菩薩摩訶薩。已具足初地。欲得第二地者。當生十心。何等為十。一柔軟心。二調和心。三堪受心。四善心。五寂滅心。六真心。七不雜心。八無貪悋心。九快心。十大心。」(CBETA, T10, no. 286, p. 504, b18-21)
  29. ^ 《十住經》卷1(CBETA, T10, no. 286, p. 505, c26-p. 506, a5)
  30. ^ 《十地經論》卷4(CBETA, T26, no. 1522, p. 153, a11)
  31. ^ 《佛說十地經》卷3:「菩薩住是發光地時。為欲修行法隨法行。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尋伺寂靜內等淨故一心趣故。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安住。於喜離欲安住於捨正念正知。有身受樂。於是處所。諸聖宣說。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入第三靜慮具足安住。樂斷苦斷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又此菩薩超一切種色之想故。滅沒一切有對想故。以不作意種種想故知無邊虛空。入空無邊處具足安住。超一切種空無邊處。知無邊識。入識無邊處具足安住。超一切種識無邊處。知無所有。入無所有處具足安住。超一切種無所有處。知非想非非想。入於非想非非想處具足安住。但為隨順法隨法行。不以樂著安足處也。」(CBETA, T10, no. 287, p. 545, c26-p. 546, a13)
  32. ^ 《佛說十地經》(菩薩發光地第三)卷3:「復次菩薩修慈俱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恨無怨無障無所惱害。遍至一切極於法界盡虛空性。諸世界中以慈普覆一切世間具足安住。修悲俱心修喜俱心亦復如是。修捨俱心廣大無二無量無恨無怨無障無所惱害。遍至一切極於法界盡虛空性。諸世界中以捨普覆一切世間具足安住。」(CBETA, T10, no. 287, p. 546, a14-20)
  33. ^ 大般涅槃經》卷15:「復有梵行。謂慈悲喜捨。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多修慈能斷瞋恚。修悲心者亦斷瞋恚。云何而言四無量心。推義而言則應有三。世尊。慈有三緣。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悲喜捨心亦復如是。」(CBETA, T12, no. 374, p. 452, b28-c3)
  34. ^ 瑜伽師地論》卷33:「謂於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別通」(CBETA, T30, no. 1579, p. 469, a28-29)
  35. ^ 《十住經》卷4:「住於明地。集一切世間。禪定神通。解脫三昧門不可盡。」(CBETA, T10, no. 286, p. 532, a13-14)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