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北京市革委会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
主要领导
主任林乎加(末任)
机构概况
上级机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机构类型省级革命委员会
行政级别正省级
影像资料
1967年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7年4月20日,工人体育场内庆祝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
1967年4月20日,天安门前庆祝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7年北京市革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1967年5月1日毛泽东等人接见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员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是1967年4月20日成立的革命委员会,取代当时的北京市人民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最高行政单位。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9年12月,北京市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撤销了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恢复北京市人民政府

背景

[编辑]

在1959年,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撰写《海瑞罢官》等作品,得到毛泽东的赏识。1965年11月10日,由姚文元执笔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对多年来受到肯定的《海瑞罢官》进行突然批判。然而对于吴晗的批判,却遭到了以彭真(北京市委第一书记)为首的中共北京市委的反对[1][2]。1966年2月3日,彭真召开中央五人小组扩大会议[3],主持起草《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提出学术问题应当与政治分离、并反对将吴晗牵连到1959年庐山会议[4][5]。5日,彭真参加刘少奇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汇报提纲[6]。1966年2月,刘少奇主持政治局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通过了《二月提纲》,其明确反对将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立场问题,与毛泽东的意图与之后文化大革命的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反差[7]。3月下旬,毛泽东同康生江青等人多次谈话,批评《二月提纲》混淆阶级界限,是错误的,指令向中共全党下达撤销《二月提纲》的通知;毛泽东并称:“北京市委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要解散市委。”[8]

此后,由陈伯达等人起草、经毛泽东先后八次审阅修改、最后经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于5月16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通知》除点名批判彭真外,还宣布撤销《二月提纲》和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改设立中央文革小组指导[9][10]。5月18日,林彪响应毛泽东,发布一份防止政变的讲话(五·一八讲话)。之后,与刘少奇、彭真有关的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等人相继被免(史称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案[11][12]

1966年5月4日至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彭真受到批判,被停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职务,撤销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市市长的职务[13]。1966年6月4日,《人民日报》公布《中共中央关于改组北京市委的决定》,任命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兼为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为北京市委书记,重新组成了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班子[14]。然而,新的中共北京市委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很难正常工作,很快就陷于瘫痪[15]

历史

[编辑]
1967年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7年,上海爆发一月风暴,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影响,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同年山西(1月14日)、山东(2月3日)、黑龙江(1月31日)、贵州(1月25日)等省纷纷夺权。1967年1月18日,北京市夺权委员会成立,但未得到中央承认。同年4月20日,北京10万人集会庆祝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的诞生,通过了革命委员会《给毛主席的致敬信》,周恩来代表毛泽东林彪中共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委到会祝贺并讲话[16]陈伯达康生李富春萧华杨成武等出席。江青代表中央文革小组讲话[17]谢富治代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讲话。张春桥代表五省市革命委员会代表团讲话。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委员是谢富治,副主任委员是吴德郑维山傅崇碧聂元梓[18]

谢富治在讲话中说:“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长期盘踞下的旧北京市委,在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庇护和支持下,一贯打着‘红旗’反红旗。他们一贯对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实行封锁,把北京搞成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妄图将北京变成他们实行反革命复辟的基地。这个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是骑在北京广大人民群众头上的大恶霸,对党、对人民犯下了滔天罪。”因此,要“直捣旧市委反革命修正主义的老巢,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19],“要发扬敢想、敢说、敢干、敢闯、敢革命的精神”,“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夺回被他们篡夺去的一切阵地”[20]。参加会议的工人代表、卫戍区人民解放军代表和大专院校的红卫兵代表等先后发了言。大会最后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和《国际歌[21]

因提倡“精简机构”与“干部下放劳动”,自革委会1967年4月20日正式成立后,直到1971年3月15日成立中共北京市第四届委员会,北京市革委会均是“一元化”领导,即没有中共北京市委之称[22]。中共北京市第四届委员会成立后,党政职权开始分立[23]。1979年12月,北京市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撤销了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恢复北京市人民政府建制,区县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也随之恢复[24]

辖区

[编辑]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下辖区、县、局级单位共37个。

其中,平谷昌平大兴顺义石景山丰台宣武西城通县密云怀柔海淀朝阳东城崇文门头沟房山延庆共18个区县,于1967年9月至1968年2月间相继成立了区、县革命委员会,内设中共核心领导小组。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将原来的45个市属局撤销,合并为19个局。各局经市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内设中共核心小组[25]

历任领导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Jiaqi Yan; Gao Gao. Turbulent Decade A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01: 30–31 [2018-09-17]. ISBN 978-0-8248-169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2. ^ 乔明甫,翟泰丰主编. 中国共产党建设大辞典.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06: 46. ISBN 7-220-01279-9. 
  3. ^ 李永(主编); 王守利(等撰). 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狱. 北京: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 44–47. ISBN 7-81001-558-3. 
  4. ^ Ruocheng Ying; Claire Conceison. Voices Carry Behind Bars and Backstage During China's Revolution and Refor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9: 50–51 [2018-09-17]. ISBN 978-0-7425-555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5.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6.06: 562. ISBN 978-7-5098-3741-2. 
  6. ^ Barnouin. Ten Years Of Turbulence. Routledge. 2012-11-12: 70 [2018-09-17]. ISBN 978-1-136-1579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7. ^ 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6: 96 [2018-09-17]. ISBN 978-962-201-76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8. ^ 高振普著. 周恩来卫士回忆录.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14.03: 155. ISBN 978-7-5065-6771-8. 
  9. ^ 蘭斯斯; 明鏡出版社. 中國X檔案:中共掩蓋的“內部歷史”. 明鏡出版社. 2014-07-09: 192. ISBN 978-1-63032-209-0. 
  10. ^ 高田钦著. “文革”时期我国高校组织及制度变迁.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0: 61. ISBN 7-305-16104-7. 
  11. ^ 黑星人. 千古功罪,我來評說:黑星人時評集. 秀威出版. 2011-04-01: 302–303 [2018-09-17]. ISBN 978-986-221-7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12. ^ 程栋等主编. 图文20世纪中国史 1900-1999.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9.01: 2133. ISBN 7-80521-977-X. 
  13. ^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 (编). 当代中国的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164 [2018-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14. ^ 陈大白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 1949-1976.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 880. ISBN 7-81064-329-0. 
  15. ^ 张晋藩,海戚,初尊贤. 国史大辞典.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11月: 584. 
  16. ^ 王新全,徐鹏堂主编. 1967年的故事. 延吉: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5.07: 68. ISBN 7-5634-2106-8. 
  17. ^ 湖北日报编. 毛主席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的重要指示. 1967.10. : 48–49. 
  18. ^ 方华,史册主编. 参考的启示 国事卷 1966-1968 第5册.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0: 184. ISBN 7-5613-1959-2. 
  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25 上 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 党史出版社. 1988.10: 442. 
  20. ^ 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热烈欢呼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诞生.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67.04: 44–45. 
  21. ^ 龙德,蔡翔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鉴.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12: 650. ISBN 7-205-04473-1. 
  22. ^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 第2卷 1949-1978.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1.06: 390. ISBN 978-7-200-08786-4. 
  23. ^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北京志 综合经济管理卷 税务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1.12: 344. ISBN 978-7-200-04356-3. 
  24. ^ 北京卷编辑部著.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 北京 下.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1.03: 702. ISBN 978-7-80170-945-5. 
  25. ^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编.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第6卷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5-1976.10.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0: 137. ISBN 7-80136-318-3. 
  26. ^ 26.0 26.1 26.2 何虎生,李耀东,向常福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 增订本 第2版.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6.07: 675. ISBN 7-80088-393-0. 
  27. ^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编. 北京实用资料大全. 北京: 改革出版社. 1992.02: 29–30. ISBN 7-80072-310-0. 
政府职务
前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
北京市最高行政机关
1967年4月20日-1979年12月
繼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