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
外观
(重定向自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
机构概况 | |
---|---|
上级机构 |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
机构类型 | 区执行委员会 |
联络方式 | |
总部 | |
实际地址 | 武昌三道街啸楼巷5号(现履坦巷)[1] |
机构沿革 | |
1920秋 | 中共武汉支部 |
1921秋 | 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 |
1922夏 | 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 |
1924.2 | 中共汉口地方执行委员会、中共武昌地方执行委员会 |
1924秋 | 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 |
1926.5 | 中共湖北地方执行委员会 |
1926.9 | 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 |
1927.5 | 中共湖北省委员会 |
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湖北区执委)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区执行委员会之一,领导中共在湖北地区的工作。
历史
[编辑]1920年秋,中共武汉支部(后称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发起组的帮助下成立。1921年秋,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武汉地委)成立,包惠僧任书记。
1922年夏,根据中共中央要求,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武汉区执委)成立,包惠僧继任书记一职。中共二大后包惠僧调往北京,陈潭秋出任武汉区执委委员长。1923年二七大罢工后,中共地方组织遭到破坏。为此,中央派李立三来到武汉接任委员长。6月,中央又派项英作为驻湖北地区的中央委员,指导全区党的工作。10月,包惠僧回到湖北,接任委员长一职。
1924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武汉区执委,将中共汉口地执委、中共武昌地执委改为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同年秋,为统一湖北地区的中共组织,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共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武汉地执委),彭泽湘、陈潭秋先后任书记(委员长)。
1926年5月,武汉地执委改组成立中共湖北地方执行委员会(湖北地执委),陈潭秋任书记。9月,根据中共中央决,湖北地执委改组为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湖北区执委),彭泽湘任书记。10月,由于彭泽湘受唐生智之请出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调李立三出任湖北区执委书记,12月张国焘接任该职。1927年4月,张国焘调回中央,中央又派张太雷出任书记。此时,湖北区已有1.3万名党员。
1927年5月,根据中共五大决议,湖北区执委撤销,改建为中共湖北省委。[2]
主要成员
[编辑]武汉地方委员会(1921年秋-1922年春)
[编辑]武汉区执行委员会(1922年初夏-1924年2月)
[编辑]- 书记:包惠僧
- 委员长:陈潭秋(一说刘昌群)、李立三、包惠僧
- 委员:包惠僧、陈潭秋、黄负生、董必武、刘昌群、林育南、许白昊、项英、李之龙、马念一、李立三、廖乾吾、刘伯垂、魏人镜、向忠发
- 组织委员:陈潭秋
- 宣传委员:黄负生
- 秘书:许白昊
武汉地方执行委员会(1924年秋-1926年5月)
[编辑]- 委员长:彭泽湘
- 书记:彭泽湘、陈潭秋
- 委员:彭泽湘、陈潭秋、董必武、许之桢、陆沉、刘昌群、张继渠、蔡以忱、许白昊、陈荫林、秦怡君、钱介磐
- 组织部主任:许之桢
- 宣传部主任:钱介磐
- 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许白昊
- 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陈荫林
- 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秦怡君
湖北地方执行委员会(1926年5月-8月)
[编辑]- 书记:陈潭秋
- 委员:陈潭秋、许白昊、许之桢、宛希俨、陈荫林、董必武、蔡以忱、张继渠(另一名不详)
- 候补委员:袁溥之、刘胤、邱国平
- 组织部主任:蔡以忱
- 宣传部主任:许之桢、宛希俨
- 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许白昊、张继渠
- 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陈荫林
- 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董必武
- 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袁溥之
- 青年工作负责人:刘胤
湖北区执行委员会(1926年9月-1927年5月)
[编辑]- 书记:彭泽湘、李立三、张国焘、张太雷
- 委员:彭泽𣓭、陈潭秋、林育南、向忠发、陈荫林、董必武、聂荣臻、钱介磐、刘伯垂、李立三、张国焘、汪泽楷、项英、蔡以忱、陆沉、罗章龙、张太雷
- 秘书:魏人镜、周慰真(周维桢)
- 组织部主任:陈潭秋、蔡以忱、汪泽楷、项英
- 宣传部主任:林育南、陈潭秋、蔡以忱、罗章龙
- 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向忠发、李立三
- 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陈荫林、陆沉
- 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聂荣臻
- 国民运动委员会书记:董必武
- 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袁溥之、蔡畅
- 共青团负责人:林育南
- 两湖党校校长:张国焘
- 《群众周刊》主编:张国焘
直属地执委、部委、支部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