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运动事业基金会
上海运动事业基金会(英語:Shanghai Recreation Fund),亦称万国体育会(International Recreation Club),由在上海的外国侨民于1860年代创建,旨在促进上海租界内外侨的体育与休闲活动,与上海跑马总会关系密切。[1]该基金会是上海早期体育史上的重要机构,也是上海历史上第一项文化基金。[2]
历史
[编辑]1860年(咸丰十年),四位旅沪外国商人联合发起公开募股,包括麟瑞洋行(Lindsay & Co.)大班安卓布、怡和洋行大班惠托尔、琼记洋行大班希尔德和宝顺洋行大班典题(Henry W. Dent)。他们成功筹集了138股,共计6900美元(合白银5300余两),并以4421两白银购入了上海第二跑马厅(新公园)内的34.5亩土地,主要用于建立以板球为主的西侨体育会。[1][2][3][4][5]
1862年(同治元年),大批民众因太平军进犯而涌入租界避难,地价随之飙升,体育会决定以49000余两白银出售该地产,获得了可观利润。在收回原本投资后,盈余被用于设立上海运动事业基金会。1863年(同治二年),基金会以12500两白银购买了第三跑马厅内的430亩土地,建立西侨公共体育场。同时,基金会还借款给外国社群成立上海总会、板球总会、棒球总会、划船总会等组织。[1][3][4]除体育团体外,上海运动事业基金会还资助建立了公家花园[6]、兰心大戏院[7]、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上海博物院[8]、虹口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2][5]
1869年(同治八年),上海总会由于无法偿还上海运动事业基金会的借款,将上海总会大楼出售给基金会。[9]1894年(光绪二年)后,基金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代管。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1931年(民国二十年)工部局将基金管理权交回给基金董事会。[1][4]
1910年(宣统二年),基金会成为了江湾跑马厅的最大股东。基金会对外称“万国体育会”,而江湾跑马厅也被称为“万国体育场”。抗日战争期间,江湾跑马厅被出售给日商上海恒产株式会社。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5月,基金会因无法偿还债务,经股东大会决议,所有财产转让给上海跑马总会。此后基金会名存实亡,而跑马总会仍以万国体育会的名义进行活动。[4]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陳衍和. 西式娛樂活動進程:19世紀末上海跑馬場活動的圍觀與微觀 (学位论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2.
- ^ 2.0 2.1 2.2 熊月之 (编). 《上海通史》第10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364–368. ISBN 9787208032248. OCLC 1461217657.
- ^ 3.0 3.1 張寧. 《異國事物的轉譯: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與回力球賽》.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4.0 4.1 4.2 4.3 上海万国体育会. 上海阳明拍卖.
- ^ 5.0 5.1 Darwent, Charles Ewart. Shanghai: A Handbook for Travellers and Residents to the Chief Objects of Interest in and Around the Foreign Settlements and Native City. Kelly & Walsh. 1904.
- ^ 陆其国. 《老上海迷人风情》.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2004: 6. ISBN 9787507210378. OCLC 302188782.
- ^ 张鸿声. 《孤独与融入 中国新文学中的文化精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2004. ISBN 9787215056114.
- ^ 王毅. 《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研究》.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 20. ISBN 9787806784181.
- ^ 兰宁(George Lanning)、库龄(Samuel Couling). 第42章 总会和跑马厅. 《上海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3. ISBN 9787552032406.